作为选考科目。重点是放到物理化学这些科目来。

而此举是遭到了江道泉的严厉反对甚至是打击。

对于江道泉这种以传统道德立身的人来说, 尽管他承认西式的科学能够强国富民, 但是他依旧认为儒学是做人的根本。

林哲在这一点上,也是支持江道泉的,现在帝国内对于教育上的思潮是有些混乱的,很有种历史上晚清争论中学还是西学有用。同时也和后世计算机初期时代争论是不是干脆放弃中文,直接用拼音算了。

这些波澜对于林哲而言是没有必要的!

再说了,他和很多人的思维不一样,普通人或者官员们考虑的是强国富民,但是他林哲优先考虑的是什么?

是皇权的稳固。尤其是他本人权力的稳固。

要统治一个国家,尤其还是一个君主制的国家,大量的儒学出身的官员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传统儒家里的忠君思想、孝道之类的还是需要大力提倡的。

和江道泉不同的是郭龙云,现在已经升任内阁协理大臣,并兼署工商部的郭龙云,他是帝国里非常典型的实干派,口中的诸多言论都有着类似的观念,那就是一切实用至上,什么有用就用什么。

而他和江道泉就是彼此间最大的敌人,经常会为了某些事闹翻,而每每这个时候,薛焕就会去调节他们之间的矛盾,最后把事情倒向薛焕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

内阁的这三大架马车,然后以他们背后的一些人,就是组成了目前帝国里的主要政治派系。

当然了,帝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君主制国家,向来对臣子们结党营私这种事是非常厌恶的,所以这些政治派系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更不是那些共和国家里的党派,可没人敢公开说自己拉拢人然后为某个派系。

这样的人如果有也是爬不起来进入内阁的,侥幸进入内阁也是活不过第二天的。

不过表面上是一回事,私底下又是一回事,帝国政坛是由人构成的社会,而人总是会有私心的,所以每个朝代结党营私这种事都是不可避免。

而林哲很多时候对手下的大臣拉帮结派也是睁一眼闭一只眼,只要不是搞叛乱什么的,只要不太影响帝国政坛的稳定,一般他都是不管的。

但是如果某个派系的力量极大的增长了,并借此打破了政坛上实力均衡,那么到时候林哲就不会坐视不理,就和当年收拾毕余同一样,将会以雷霆般的手段直接干预,然后连根拔起。

内部有山头是正常的,而林哲要做的就是保证有好几个对立的山头同时存在,然后让他们之间保持实力的平衡,避免出现一方坐大的情况。

这些年来,林哲施行的都是这种平衡策略,对于臣子之间的政治斗争,他往往是只看不说,等他们斗出结果来后,林哲一般也就顺势而为,至于说那些政治斗争失败的家伙是不是冤枉的已经不重要。

官员这个职业的风险本来就比较大,还是基层的时候,就是勾心斗角了,而那个时候失败了兴许就是爬不起来而已,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