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遵化城里到底有多少人。

遵化城不下,他们就无法全力南下,不能攻破蓟州城,进入明朝腹地,他们就不能劫掠到足够的粮草,是以,遵化城成了他们的心头刺。

建虏围攻四门,昼夜不停,一副不破城誓不罢休的态势。

即便城内有六万大军,粮草充足,但城头太小,很快就感觉到了压力。

李邦华,杨嗣昌,王元雅等人站在各处城头,亲自督战。

城头的火炮,箭矢,火油,不停的倾泻,造成了建虏巨大的伤亡。

建虏在宁锦是吃过火炮的亏,即便如此,他们仍旧不顾一切的进攻。

拿不下小小的遵化城,他们就不能继续南下,不能劫掠,没有足够的粮草补充,他们就只能回师。

倾国而来,无功而返,绝不是建虏可以接受的。

各个大贝勒、贝勒、贝子等轮番上阵,建虏的八旗,蒙古,汉军,全部出动,围攻着四门,喊杀声如雷。

双方显然都知道这是‘决战’,是以没有任何侥幸,一攻一守,都在拼力。

城头上,建虏已经杀了上来,明军在城头上厮杀,不断有伤亡士兵被抬下来,城下的士兵蜂拥而上。

火炮红了浇水,白雾缭绕,又继续填弹,一声声炮声震耳欲聋。

东门。

杨嗣昌命人将城墙都浇上水,火枪,火炮,箭矢,如雨而下。

城墙下,都是建虏的尸体,但建虏仍旧前仆后继,没有丝毫哦停歇。

遵化城是蓟州的门户,一旦遵化有失,建虏就能全力南下,进攻蓟州了。

而蓟州,是京畿的门户,蓟州一失,建虏就能一马平川,直扑京城!

是以,建虏疯狂攻城,李邦华则全力坚守。

这一攻一守就是足足三天时间。

建虏终于意识到,遵化城不太寻常,没有继续进攻,而是收兵,开始讨论。

虽然只是短短三天时间,可面对明朝的坚守,建虏仍旧有了巨大的损失。

原本就五六万兵马,哪怕损失一万,都是不可接受的。

可面对不出城,不支援,只是躲在城里的明军,建虏没有一点办法。

建虏内部的争吵就更多了,大帐里的人来来去去,争吵声已经从黄台吉大帐传到了外面,整个建虏的军心出现了剧烈的动摇。

甚至于出现,有两个大贝勒,要带兵,自行返回。

但是经过一天的交锋,还是被黄台吉给压制住了,建虏整军备战,再次对遵化城发动进攻。

遵化城,俨然成了明朝与建虏的对决,在建虏看来,只要攻破遵化,不止是补足粮草,也能给予明朝重大打击,或许能够引出蓟州城的明军,顺手攻破蓟州城。

那么,再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遵化城的明军顿时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又撑过两天,见建虏气势又颓,似要退意,遵化城里忽然竖起了一杆杆旗帜,上面写着大字:大明兵部尚书李邦华。

建虏似乎对此又惊又疑,疲态的架势忽然变了,再次疯狂进攻。

随着下雪,粮草消耗,尤其是士兵的伤亡,建虏内部的不满,退兵声音再次此起彼伏。!

官笙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独断大明》完本感言

《气吞大明》第 216 章 强攻

《宋时风流》第七百七十章 定鼎

《宋煦》第七百七十章 定鼎

《宋时风流(宋煦)》第六百二十一章 险阻

《明廷》第七百二十六章 再次推延

《修真当铺》第两百一十七章 恶战

《我的悠闲御史生涯》第两百八四章 匈奴灭(大结局)

希望你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