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的大清皇太子, 眼中很隐晦的闪过一丝轻蔑。

大清皇太子看上去不过十岁左右, 虽说长相精致、穿着华丽、言行举止都矜贵优雅,但这么看都是一个被娇生惯养的小孩子。

阮福溱年少时便跟着其父阮福濒在军中作战,自然看不起这富贵乡里长大的小太子。

虽然他并不知道大清皇帝让这么小的太子离开国家是去干什么,但不妨碍他看不起小太子。

这个时代各国信息闭塞,但毕竟华夏太有存在感,周边国家会竭力打听大清的消息。

可这再怎么打听,他们也打听不到大清朝廷内部的事,只知道大清皇帝立了一个刚出生的嫡子当太子,太子母后早逝,大清皇帝似乎非常宠爱这个太子。

大清这位太子做了什么事,在朝中声望是高是低,与兄弟们相处如何,这些消息藩国当然不可能知道。

但不知道又如何?阮福溱可不像柬埔寨国王那样,听见大清帝国的名号就腿软。他经过仔细观察,认为这个过于年幼的太子,估计在这使臣团里就是个傀儡。主导使臣团的人,应该在下首大臣的位置上坐着。

阮福溱甚至怀疑,这个皇太子根本就是个冒牌货。

他将视线投向大清小太子旁边的、据说是亲王的另一个少年。

这个少年神情倨傲,体型健壮,眼神中满是对他的不屑,坐在座椅上的姿势看似放松。

但阮福溱一看对方按在刀上的手,就能得知这个人的放松就像是猛兽的休憩,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宝刀立刻就会出窍。

这位少年绝对见过真正的血。

亲王?哼。哪个皇帝会把太子养得一团和气,看不出优秀的地方;把庶出的大皇子养得孤高狂傲,一看就经过了严苛的教育?

这个所谓的直亲王,怕才是真正的太子;而这看似比直亲王小一圈的“太子”,其实是身体比较羸弱的直亲王吧?这才符合大清满族彪悍的传统。

大清可能有不得不让太子出使的大事。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太子安全,就让庶长子直亲王和真正的皇太子身份互换。这样就算有人针对皇太子,也会冲着庶长子直亲王去。

在亲兄弟中安排太子替身是很正常的事,阮福溱做危险的事时,也会和兄弟身份互换。

很短的时间内,阮福溱完成了头脑风暴,并对“直亲王”爽朗一笑,低头再次行礼。

他用这种方式告诉“直亲王”,自己已经发现了对方的真实身份。

胤禔看到阮福溱的小动作,张口道:“你瞅啥?”

胤礽:“……”啊,大哥,你的口音……

算了算了,这群侍卫都在东北打过罗斯国,口音都有点怪怪的,把海军将领的口音都带奇怪了。我大哥就说一句“你瞅啥”,不算什么大事。

阮福溱拱手道:“您才是真正的大清皇太子吧?”

说完,阮福溱露出自信一笑。

胤礽:“……”

大清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