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妻主带在身边, 整日形影不离, 连听课的时候也不用回避。妻主允许他看书房里任何一本书。有不懂地问题他们一起探讨,从军事到政务,治国用人的方方面面,他们其实更像是同学。可惜在外人眼中,他只是妻主身边一个卑微的服侍人。

尽管妻主爱他极深,为了掩人耳目。为了遵循礼法。他从来都是坚守着自己的本分,就算后来晋升为西贵君。他也不曾与皇帝同席而餐。皇帝身旁的座位,只有正君才有资格使用。嫡庶有别,他的儿女必须尊正君为父亲,私下里最多称呼他为爹爹不能叫父亲。婚嫁之时,儿女只用对母亲和嫡父行礼。公开场合,他甚至还要对自己亲生地骨肉行礼,因为他们是皇女皇子,金枝玉叶,而皇室之内除了正君,其余人都不过是皇帝地服侍人,与奴仆无异。

不仅皇家贵族如此,平民百姓家中也大都遵循这样的规矩。所以许多男子为求尊严,宁为穷人正夫,也不为富户小侍。

程渊本来没有指望自己这辈子能与儿子和儿子地妻主坐在一起吃饭的。阿黎是小侍,妤卉是世家女儿,皇子妻。以阿黎和程渊现在的身份,妤卉用餐,他们就只能是站在旁边服侍的人。可现在几乎是每天中午晚上,妤卉都会邀他和阿黎同坐,她亲热地为他们添饭布菜,与他们探讨军务,没有丝毫轻视。他们提的建议,只要是有道理有帮助的,她都会接受,她也很乐意向他请教问题,不会为了女人的面子就不懂装懂,反而如同对师长一样谦恭有礼。这是男子能享受的最高尊重吧?程渊每每思虑至此,都会感觉骄傲欣慰。

阿黎能嫁给妤卉这样的好女人,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只可惜阿黎在遇到妤卉之前就已经没了清白,就算阿黎恢复了皇子的身份,妤卉也不可能尊他为正夫,更何况现在妤卉已经娶了鸾鸣和妫氏。皇帝为了国之大局很长时间都不会承认阿黎的存在,鸾鸣一直闹别扭,这么看阿黎连脱去奴籍都是问题。就算妤卉对阿黎宠爱万分,在旁人眼中阿黎仍然只是上不得台面的小侍。这对阿黎何其不公?

刚才阿黎施展武功丝毫不输于营内精英兵将,帐内那番对答更是条理清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让梁爽和杜泽这样的老将都挑不出错,足见才华高超。阿黎若是女子,说不定能当将军元帅。可是现在因为阿黎是男子,就连护卫侍从这样的差事,阿黎想要做,都必须经过重重考验才能得到那些女人们的认同。

如果没有妤卉制造的机会,阿黎永远没有展现才华的可能吧?如果没有妤卉,阿黎或许一直是任人欺凌的可怜奴隶,在折磨虐待中死去。妤卉改变了阿黎的命运。

程渊不知不觉记起阿黎出生那日高僧留下的预言:阿黎是天降福星,若得贵人相助领兵为帅,日后定能护佑华国长盛不衰。妤卉就是阿黎命中的那个贵人吧?看妤卉目前对阿黎做的所有事情,都像是想要让阿黎在军中发展,施展才华。这正应了预言里的意思。

程渊想到这些事情的时候,对阿黎的未来充满了憧憬,同时也产生了更大的担忧。因为阿黎的身体状况。他曾听皇帝粗略提起,阿黎屡受重创,身体伤病无数,恐怕阳寿不长。阿黎自己话里话外也透着命将早夭的意味。他不能眼睁睁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他不想白发人送黑发人,不愿见阿黎受了这么多苦之后,没有等到幸福就离开。他要为阿黎多多谋划,让阿黎在有生之年享受到更多的照顾,体会到家人的关爱。

妤卉应该也是这样想的吧?所以每餐饭她都尽量和阿黎一起吃,他们经常围坐在一起,不聊军情,也会聊些山川地理风土人情甚至生活琐事。妤卉在努力营造和睦家庭的氛围吧?他身为阿黎的生父,应该是主动积极地配合才不会辜负妤卉的一片苦

程渊领悟了这层道理之后,就不再推辞妤卉的任何安排,在只有他们三人一起的场合,他放开顾虑,对阿黎和妤卉表露出更多地亲近关怀。那不是用言语能够形容的父爱,那些都蕴含在生活的细微之处,融于无形的照顾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