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单?

从电影开拍,到上映,这样的论调就没少过,在大多数人夸奖的时候,总有人哗众取宠,特立独行,当然,也不排除是收了一些红包。

但今天的票房,终于还是将那些质疑,彻底击碎。

似乎从今天开始,李泽可以戴上大夏电影第一人的帽子了,即便他只有三部作品,但是从柏林封神,再到这部功夫逆天的票房成绩,似乎也无可厚非。

当然,对于眼前的成绩来说,李泽更希望有一天站在好莱坞的舞台上,如前世那位卡车司机一样,亲口喊出我是世界之王。

而戴帽子这种事儿,媒体倒是很熟练,但褚冰就差点意思了。

在所有媒体兴奋的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褚冰正小心翼翼的给李泽戴帽子,动作轻柔,生怕伤到了李泽。

晚上少不得要跟云瑾汐庆祝一下,这个时刻,云瑾汐不会放过他。

所以,下午的时候,就只能留给褚冰了。

时间在悄然之间溜走,媒体也好,公司也好,或是李泽的粉丝,都沉浸在打破票房的记录上面。

李泽已经悄然回到了家中,事实上得知票房成绩的时候,李泽跑的比谁都快,因为可以预见,未来传媒一定会有大量的媒体蜂拥而至。

希望能采访到他!

不仅仅是他,片中的演员都变的炙手可热,绝对主角的刘红星就不说了。

在片中出场仅有几个镜头,只有几分钟戏份的女主袁依依,可以说都已经红透了。

那些老戏骨更是如此,最直接的就是身价。

以前的时候,“有一个角色适合你,赶紧过来。”

现在:“有一个角色很符合你的形象,看看是否有空,价钱好商量,比之前一定高,高很多,您抓空过来一趟。”

这就是最直接的表现,最明显的例子。

这个圈子,本来就是这么现实。

红的时候,资源多的数不过来,不红的时候,你求着,都没人爱搭理你,给你一个角色,就像是施舍一样。

而对于已经签到公司的老戏骨,李泽也没有过多要求,目前而言,未来传媒的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导演这一领域,能撑得起来的就只有李泽一人,在短期内李泽不打算拍第二部影片的情况下,这些演员搁置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而李泽也跟梅姐探讨过这件事。

李泽不介意公司的老戏骨去给别的公司拍电影,但是剧本方面,要严格把关!

至于价钱,自然交给公司去谈。

还有就是不管是到了哪个剧组,必须得尽心,演技必须在线,糊弄人的事儿,不能做。

这一点,李泽是从全行业出发的,而且,也是为了口碑,前世,在早期而言是没有老戏骨这个概念的。

因为早期的影片,就演技这方面而言都在线。

这个概念是如何提出来的,就是在小鲜肉大行其道之后。

所以有些时候怕的就是比较。

在小鲜肉风起之后,那些老戏骨就变的难能可贵。

万一剧本很好,接了片子,结果,剧组全员演技不在线,那么那个时候,你的表演,就是关键了,这种增加观众的眼缘的事儿,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好事儿。

所以,商量之后,这件事儿就定下来了,全权由梅姐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