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工,陪着母亲说话。三小吃过之后,洪岩给他们洗洗脸和脚丫让他们午睡了。老祖累了一上午,精力有点不济,回到凉椅上歪一会儿。他也本想小睡片刻,但外婆难得来,还是陪着说说话。切好薄片西瓜,端上外婆跟前,边吃边聊。洪岩发现“飞飞” (母亲李芸取名叫灰灰,但方言一叫就岔了)肚子好象又大了些。桌上吃饭的时候,他还夹了一片肉喂了。取过两片西瓜,放在她的食盆。

没有避讳外婆,洪岩把买回来的东西交给母亲。李芸手捧着一大摞大人小孩子的衣服,手打颤。什么时候一次性买了这么多?除了出嫁时的新衣服,结婚八年了,这还是第一次置办啊。李芸不禁流出了眼泪,搂着儿子不停地抚摸着他的小脸。外婆也是伤感,当初媒婆介绍洪建国时,也是考虑到人比较实在,肯干。哪知道,婚后时间不长就分家,四个小孩相继出世,家庭负担相当沉重,每年都要倒补生产队工分,不要说买新衣服、吃肉,就是生存都成问题的。

李芸把小孩子的衣服鞋子收拾好,把自己的两套交给母亲:“娘,拿回去给幺妹穿。她也要长大了,该穿点象样的。”

外婆自然坚辞不受。李芸继续说:“娘,你看到了,你外孙能一下买回来这些东西,就还能买。有些事情,我和建国都晓不得说不清楚,反正你外孙以后不会缺钱了。”洪岩也表示,这次时间太紧,考虑不周,下次想到给外婆、小姨和小舅都买,多买些。

外婆就笑了,说道:“乖孙儿,外婆没有白疼你,小姨也没有白疼你。好,我就收下了。”

见母亲答应收下,李芸就开始准备给母亲的其它东西。自然少不了洪岩的协助。6点多,外婆回家。中元节到了,她不能不回家。李芸没出工亲自送母亲,主要是东西多了点。一罐蜂蜜,一条烟,白四季豆、红辣椒、番茄等加起来有满满小背篓了。二三十斤呢!好在,外婆走得慢,母亲常年干活背得动。外婆还疑惑,一向贫穷的女儿家出手如此大方。李芸也不好解释,只说送的拿着就是了,不偷不抢,正当得来的。她说:“有些事情,我也说不清楚。糊里糊涂的也好!”

等李芸返回家时,天擦黑了。打谷季节,成年人收工也晚得多。晒好的稻子要车掉秕谷、要收进公房仓库里堆放。婆婆的任务就是晒谷子,最后还要给成堆的稻子四周用石灰盒打上印记。几人最后一起锁门,第二天出工后一起开门,同时检查印记是否完整。

晚饭过后,等几个小孩子睡觉,洪建国亦步亦趋地跟在父亲洪学才后面,在小晒坝里摆上糖果、祭器、猪肉块,满上酒,用石灰在地上划成圈,每个圈子里堆放着火纸。他们嘴里念着先人的名字,然后表示接他们回家团聚。

传统的中元节到了。东川地区,农历七月十二是中元节第一天,然后直到十四晚上结束。中元节习称鬼节,也称七月半。当然有些地区是十五或者十四日一天。

接下来的几天,生活尽可能好些,有腊肉的煮些腊肉,有酒的要上酒,每日晨、午、昏3次供上茶饭,祭祀祖先。老辈人就要交待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