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花镜看着洪岩, 微微颔首:“说得不错!”又叹了一口气续道:“唉, 这些道理基本没人懂了!想不到从你一个小娃娃嘴里出来,难怪家里修了一座大瓦房,前途无量,前途无量啊!”最后竟然感叹连连。

老先生感叹完继续在“天地君亲师位”两旁书写了一副对联“一念不忘天地德,心中常思祖宗恩”,其间有“洪氏先祖”、“赵公元帅”、“灶王府君”、“观音菩萨”牌位,两尺横批“祖德流芳”。这些字体是行楷,结构严谨,行云流水,赏心悦目。洪岩免不了比划几下。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房各门包括阶沿上的立柱之间都要贴春联,老先生的工作量很大,不时翻一下自己带的春联本,站起来来走动一下。洪岩把写好的春联按序摆放晾干。

写春联是在新房,李永传他们休息时也过来看看,递上一支烟,说说话。因为父亲与姑夫都是民国时期的读书人,所以对写春联并不陌生。老先生对洪岩的评价,他们都很认同。

老先生一上午才写完所有春联,包括洪岩裁出的正方形红纸上的“福”。正好吃午饭时间到了。呵呵,老先生掐饭点很到位。洪岩忍不住,自编一联“政策好山好水好春光好,变化多粮多猪多收入多”,再写了几张“出门见喜”、“六畜兴旺”等小条幅。倒把正在喝茶的老先生惊动了,起身看了后连连点头。

“不错,你这字结构有度,也很熟练,唯独差的是火候与灵性,好好练练!再揣摩一下王、颜、柳、赵等大家的作品就行了。”老先生不吝指点。

“谢先生点拨!”

其实洪岩也知道自己的毛笔字虽然还可以,但却不能与老先生比的。毕竟他以前就专用毛笔,而自己呢就是上师范时练过几年,以后时断时续的练习而已,看起来就是徒有其形。

洪岩上了尖山,检查二叔他们的进度。要植树的坑已经挖好。蓄水池挖了一米多深之后,下面就是坚硬的岩石,不得已请来石匠开凿。这些石匠不管饭,但是工钱要高得多。这种石头可以破开成条石,也是好事情。条石的用处很多,而且,水池是石质的总比土质要好打理,缺点就是开凿时间长点。

洪岩说年前不干了,放假休息。石匠不愿意,连洪茂明他们也不答应。

“小老板,我们挣钱给娃儿扯布做新衣服呢!”络腮胡石匠笑道。

“对头,我还要买红糖,多买两斤过过年。不是小老板相请,我们还不是耍起!”说话的石匠身材要瘦小得多,怎么看都不象石匠。

“对头,对头,队里的人都耍起等着过年,没钱还聚在一起赌钱!”又一个石匠道。

他们既然愿意,洪岩自无不可,叮嘱过注意安全,提前把工钱支付给他们。洪岩下山之前代表父亲给洪茂明三位员工拜早年,发了几样年礼,每人封了一个小红包。三人大喜,也不管小他们多少,纷纷表示来年要好好干活,对得起建国大哥的好意和小老板的高瞻远瞩。

洪岩喜得连呼“我了个去”,难怪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