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的斯特劳斯非常清楚。

随着美联储决定将零利率维持到二零二零年之后,向市场注入更多流动性的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正式实施,新一轮通胀即将到来,全球经济不但别想在短期内好转,还会随着越来越多的主权信用危机逐步在实体产业中蔓延。经济危机即将到来,而解决经济危机的良药不是各国的宏观调控政策,而是一场规模巨大的战争。只有消耗掉过剩产能,市场经济的平衡体制得到重建,经济危机才会过去。

只是,这次的危机与大萧条有本质区别。

现在的美国不是富得流油,生产出来的货物卖不掉,而是欠下一屁股债,市场缺乏发展的动力,投资者缺少信心。

发动战争,不是为了消耗过剩产能,而是用更多的债务掩盖已有的债务。

全球两百多个国家与地区,只有美国能够这么做,因为美元是全球性货币,包括所有大宗商品在内的全球贸易中,大概百分之八十用美元结算。大量发行美元,降低美元币值,美国就能偿还债务。

关键就是:得让投资者接受贬值的美元。

战争在这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只有战争才能彰显美国的强大,只有战争才能让投资者更加信任美元,只有战争才能推高大宗商品价格,只有战争才能削弱其他货币的国际地位,也只有战争才能让民众支持政府扩大财政开支、从而支持美联储通过向政府放债来增加货币发行量。

这场战争打好了,美国就能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甚至能获得一段繁荣时期。

问题是,能打好吗?

斯特劳斯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林德伯格已经向伯克希尔下达命令,让美军在CIA取得确切消息,即韩源和的第四军团放弃抵抗之后,首先轰炸朝鲜的核武器库,然后从开城向平壤进军。

半个小时后,八架B-2A从阿拉斯加的空军基地起飞。

在北太平洋上空与加油机会合,补充燃料后,八架轰炸机从千岛群岛东面南下,径直飞往朝鲜。

这八架轰炸机的任务只有一个:在开战后立即摧毁朝鲜的核武器库。

为了保险起见,两架轰炸机轰炸一个目标。因为B-2A的可靠性不是很高,所以还有两架轰炸机备份。

B-2A起飞后大约一个半小时,驻扎在美国本土的战略轰炸机陆续升空。

打头阵的是四架B-2A,它们的任务是精确轰炸朝鲜的战略指挥机构与通信接点。紧随其后的是二十架B-1B,它们将用空射巡航导弹轰炸朝鲜人民军的防空阵地。落在最后面的是十二架B-52H,它们携带的也是空射巡航导弹,打击目标则是三八线附近的朝鲜人民军驻地。

这些轰炸机,需要十二小时才能飞越太平洋,期间得在北马里亚纳群岛附近进行第一次空中加油。完成任务后,部分轰炸机将飞往日本与关岛,其余的将在第二次空中加油后返回美国本土。

因为战术飞机部署在韩国与日本,所以几个小时后才会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