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集团军的进攻算是火上浇油。

虽然在东线战场上,韩军有足够的防御纵深,不用像在西线那样,必须为了首都顶住志愿军的进攻,但是对联军高度依赖的空中力量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联军的前沿机场中,有六成在东线。

如果让志愿军在东线取得突破,联军就得撤消这些前沿机场。

对于正在执行高强度空中打击任务的联军来说,把作战飞机往后撤退,除了延长作战飞机的往返航程、多烧一些燃料,浪费更多的时间之外,最大的问题是,韩国后方的机场容纳不了所有战术飞机。

战斗机再多,没有机场做支持,也是摆设。

如果撤走部分战斗机,联军的空中打击强度必然大幅度降低,而且还得分出一部分力量对付第六十五集团军。

可想而知,能够用来打击志愿军西线部队、以及后勤补给线的空中力量将大幅度缩水。

没有了强大的空中打击,联军别说守住开城,能在三八线上站稳脚跟就不错了。

题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美军的增援部队还没到,当时在韩国的只有第七步兵师的一些残余部队,以及大约四万名非战斗人员。

让这些美军去对付第六十五集团军,等于自寻死路。

韩军更加靠不住,在开城打得那么艰难,要是让韩军在整条战线上分散作战,后果难以想像。

这个时候,博茨曼首次感到束手无策。

只是,他绝对不会坐以待毙。

根据战后解密的文件,在二十九日上午,博茨曼曾经向五角大楼与白宫提出建议,在战场上使用战术核武器。

虽然在这个建议中,博茨曼明确提到,只在志愿军突破了三八线,在韩国境内集结准备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情况下才使用战术核武器,而且投掷地点在韩国境内,打击对象也是在野外集结的作战部队,但是别说国防部长觉得博茨曼疯了,连林德伯格都认为,博茨曼不是要打赢战争,而是要挑起一场世界大战。

美国有核武器,中国也有核武器!

虽然博茨曼有所顾虑,比如没有建议在朝鲜境内使用核武器,避开了城市与平民密集的西部地区,但是谁都知道,核武器绝对不是随便可以用的,如果用核武器对付志愿军,中国就有足够的理由用更多的核武器对付联军。

事实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核武器就不再是“武器”。

在五个核大国,以及随后加入核俱乐部的以色列、南非、印度与巴基斯坦等国的核战略中,核武器只是一种以威胁为主的象征性装备,只有到了国家生死存亡攸关的时刻,才有机会用到。问题是,只要拥有了核小说就来武器,国家的战略安全就有了保证。数十年来,即便在美国拥有绝对的战略优势的情况下,使用核武器都是一个非常忌讳的话题,而且美国也从来没有在二战后使用过核武器。

毋庸置疑,博茨曼绝对是个战争狂人。

真要按照他的意思,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