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到一个集团军的规模。

当然,第二轮演习中的一些细节同样值得高度关注。

比如在登陆开始之前,二炮向登陆地区发射了数枚携带电碰弹头的弹道导弹,为登陆部队提供了电磁力量支援,随后由用新式战术弹道导弹打击了纵深的重要军事目标,阻止“敌人” 向登陆场派遣反击部队。因为空中力量有限.所以二炮还承担起了打击“敌人” 空军基地的重任。

演习即将结束的时候,二炮使用从未露过面的“反舰弹道导弹”,对前来干预的舰队进行了远程打击。

根据国防部公布的消息,从江西腹地发射的弹道导弹准确命中了钓鱼岛西面的目标。

如果这些弹道导弹部署在沿海地区,足以把舰队挡在冲绳群岛东面七百公里之外,而且谁都知道,中国能够制造出射程达到一千五百公里的反舰弹道导弹,也就能够把射程提高到二千五百公里以上。

如果中国愿意,可以用反舰弹道导弹井击关岛附近的美军舰队。

显然,在这一轮中,唱主角的是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以及东海冲突中没有得到表现机会的第二炮兵。

美国可以看不起中国海军与空军,但是肯定不能忽略二炮力

演习进入到第三轮,课题又发生了变化,即地面部队在大规模两栖登陆战中如何取得快速突破。

这也是很有针对性的演习课题。

在第二轮中,参演的两栖部队并不多,只有一个陆战营,可是到第三轮,登陆部队增强到了一个陆战旅加一个两栖师。

为此,在第三轮演习初期,重点放在了战略投送能力上。

与外界预料的一样,中国没有动用多少登陆

舰,而是充分利用了规模庞大的船队.向登陆场这送作战部队。

受此影响,第三轮演习持续了三天。

前两天,都在向登陆场运送作战部队,直到第三天,也就是二十八日,在登陆部队的规模达到要求之后,才展开大纵深突击。

虽然从投送能力来看,中**队并不强,远远比不上美军,但是结合实际情况,足以产生震撼性效果。要知道,演习设置的条件是,登陆场离本土一千五百公里,所有运输船只均按照这个标准设定航线与出动率。

如果中国能够在两天之内向一千五百公里外投送一个师加一个旅,就能在同样的时间内向一百五十公里外投送十倍于此的兵力。当然,这只是理论计算值。即便保守估计,中国也有能力在两天内向一百最}好OO十公里外投送五万地面部队。

这样的兵力,加上制海权与制空权,足以打垮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国防力量。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第三轮演习中,电磁战贯穿始终,陆海空与二炮,总共消耗了十万枚电碰弹头。

当然,这仍然是演习的理论值。

在实际使用上.根本没有消耗这么多电磁武器。

二十九日.演习进入第四轮,主要课题是如何保住登陆部队的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