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的情报资料,然后去泡了杯浓咖啡。

对日本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战略威慑能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中,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都有核武器,因此核武器成为大国的重要标志之一。虽然日本与德国迅速恢复元气,成为经济大国,也具备了一些地区影响力,但是在重大国际事务中,日本与德国必须跟美国合作,归根结底就是没有大国的必要基础。

相对而言,德国的处境还稍微好一些。

在欧洲地区,法国为欧盟提供了核保护伞,而德国是欧盟的主要成员国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就通过欧盟获得了大国的影响力。

在西太平洋地区,日本却没有这么好的周边环境。

全面投靠美国的单边政策,使日本在战后数十年内,一直没有获得与经济实力相称的外交与军事实力。

第二次朝鲜战争,改变了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格局。

从此开始,日本走上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东海战争,再次促使日本谋求获取相应的军事力量,为日本当局废除“无核三原则” 打下了基础。

只是,在成为真正的军事强国之前,日本仍然得依靠美国。

这一处境,使日本在发展核武器的时候非常小心谨慎。说得直接一点,日本成为核大国威胁到的不仅是中国,还有美国。

虽然从经济、工业、科技等实力上讲,日本完全能在短时间内制造出核武器,但是核大国的门槛已经大大提高,特别是在美国率先把军备竞赛带入“国家战略防御” 层面上后,拥有核武器不再是成为核大国的充分条件。必须在此基础上,拥有完备的战略防御与战略报复能力,才是货真价实的核大国。

第一次印度洋战争,从根本上说明了这个问题。

结果就是,日本在发展核武器的时候,不得不采用一种全新的方法,即首先建立国家战略防御系统。

必须承认,通过与美国进行军事合作,日本拥有西太平洋地区最完善的战略防御系统。

根据二部提供的情报,日本已经建立起了海陆一体化的战略防御系统,即由舰队提供外围与前沿防御,部署在本土的反导拦截系统则提供第二道与第三道防线,形成覆盖整个本土地区的反导防御网。

海军方面,日本至少拥有十二艘具备反导拦截作战能力的大型战舰。

按照新的编成方式,这十二艘战舰中,六艘部署在北方舰队、四艘部署在西部舰队、两艘部署在南方舰队。部署方面,北方舰队主要负责日本海方向上的反导防御作战,西部舰队则主要面对东海与黄海的战略威胁,南方舰队主要在西太平洋、也就是冲绳群岛东面的菲律宾海活动。

从海基反导能力上看,日本已经超过美国。

如果这十二艘战舰全部部署在威胁方向上,能同时拦截两百四十枚射程在五千公里以内的弹道导弹。如果进行前沿部署,还能利用反导导弹高达六百公里的射程,在敌国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