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到达珍珠港,随后弗伦奇就会率领舰队出征,而最有价值的一封情报是,弗伦奇已经指定了战略反击方案,目标不是所罗门群岛,而是马里亚纳群岛。但是直到四月底,这些情报还没有证实,或者说欠缺一个极为关键的因素,即美国还没有为战略反击调动与部署陆战队,更没有集结与运送作战物资。

按照牧浩洋的判断,就算弗伦奇打算反攻马里亚纳群岛,也会首先夺取制海权。

此外,牧浩洋更加愿意相信,美军制订反攻马里亚纳群岛的作战方案,并不是真正想要夺回这座群岛,而是要让中国陆战队感受到威胁,从而迫使中国陆战队转移兵力,减轻所罗门群岛受到的压力。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牧浩洋信以为真,就会抽调陆战队去加强马里亚纳群岛的防御。

当然,不管怎么说,美军的战略进攻在即,海上决战肯定很难避免,所以牧浩洋得为海上决战着想。

他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在自己选择的战场上与美军决战,二是消除后顾之忧。

从实际情况来看,这其实是一个问题,即只要想办法把让美军舰队去所罗门群岛,就能同时达到两个目的。

当然,这有一个前提,即得在舰队决战之前攻占瓜达尔卡纳尔岛,至少得使岛上的美军失去反败为胜的基础。

由此就产生了一个结果:牧浩洋也希望能尽快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上取得重大胜利。

再回过头来看,就不难明白,牧浩洋为什么没有阻止司马文正了,因为在当时,要想迅速取得重大胜利的唯一办法,就是变被动为主动,让陆战队更加积极一些,加快美军有生力量的消耗速度。

只要伤亡巨大,美军就将失去威胁。

事实上,在这个局部战场上,中国陆战队打得起消耗战。原因很简单,制海权与制空权都在中**队手里,能够及时向前线增兵,因此兵力绝对不成问题,可美军却无法向瓜达尔卡纳尔岛增派部队,死一个就少一个。

到了五月初,准确的说是五月三日,牧浩洋的担忧变成了事实。

这一天,美军舰队离开了诺福克海军基地,而且在出航的时候,装满了各类补给品,航空燃油就携带了十几万吨。按照军事情报局提供的情报,美军舰队的目的地是巴拿马,然后将进入太平洋。

也就是说,美军舰队出发的时间,比军事情报局最初预计的提前了十天以上。

可以说,牧浩洋不得不担忧,因为这意味着,弗伦奇已经制订好了进攻方案,而且认为进攻的时机已经成熟。

当时,陆战队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进攻行动并不顺利。

如此一来,牧浩洋不得不担心,如果弗伦奇认为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美军能够坚持到舰队取胜,那么美军舰队就将开赴马里亚纳群岛。也就是说,牧浩洋不得不立即向马里亚纳群岛增兵,还得在弗伦奇选择的战场上决战。更要命的是,当时军队高层的人事变动已经没有悬念了,所以牧浩洋肯定得留在战争部,把指挥舰队决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