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级有很大的关系。

要知道, 人类能够获得反重力场技术, 完全是一次意外,而且是由观察与实验推动了反重力场技术的发展,在应用已经非常成熟的情况下,才得出了完整的理论,而这是完全违背科学发展逻辑的。

在正常情况下,肯定是先有理论、再有实践应用。

说得简单一些,没有牛顿的力学三定律,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天体物理学而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就不会有核武器,更不会有时空理论。在科学、特别是最基础的物理学的发展史上,理论都走在前面,只有成熟的理论才能发展出应用手段,从来没有应用手段发展出理论的先例。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在重力场领域取得的成果,绝对是一个意外。

当然,这也就产生了一系列的结果。

保守估计,如果没有那次偶然的发现,恐怕几百年之后,人类依然生活在地球上,最多只是开发太阳系内的资源。可以说,以相对论为基础的物理学,最多也就只能让人类填满整个太阳系。

要想迈出太阳系,相对论根本办不到。

说白了,这就像牛顿的力学三定律只能使人类掌握化学能源,而不可能让人类掌握核能一样。

从理论上讲,如果以相对论做基础,人类飞出太阳系的可能性为零。

原因很简单,按照相对论,即便耗光地球上的资源,也只能把一艘具备生命维持系统的宇宙飞船加速到光速的十分之一,而以这个速度飞往比邻星,需要四十年。事实上,能够把一艘宇宙飞船加速到光速的百分之一,并且使其在达到目的地的时候减速,已经是实践上的极限了。结果就是,人类飞往比邻星需要足足四百〓十二年,而且还得花上同样多的时间返回地球。如果把两次加速与两次减速算上,那么人类在这趟宇宙尺度上距离最短的星系航行中所花的时间大概为一千年。

这是个什么概念?

要知道,人类的极限寿命也就二百四十年。

事实上,以二十一世纪初的科技进步速度,即便要达到这个级别,人类也要花掉五百年以上的时间。

结果就是,那些监视人类的外星文明肯定觉得,人类根本不可能取得重大突破。

由此也就产生了一个结果,即外星文明并没有一直不断的监视人类,只是偶尔造访一下太阳系。

也许,在“深空”号飞出太阳系的时候,并没有外星文明在太阳系内活动。

总而言之,这是唯一的合理解释,不然人类文明在二零八五年之前就已灭绝了。

可以说,人类是幸运的,正是这些巧合,使人类文明避免了在刚刚拿握宇宙探索技术的时候就遭受灭顶之灾。

只晏,波江座的超新星大爆炸,也给人类文明敲响了警钟。

这件事,说明了一个非常普遍的道理,而且也是大部分科学家已经想到了的、却不愿意承认的道理,即在宇宙空间中,存在大量的智慧生命,其中很多已经进化到了极为高级的文明阶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