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先将路和建筑认了一圈, 才到图书馆去, 图书馆扩大了十几倍,高得仿若天梯看不见头,里头也有不同国家的分区,无论哪国考生都能任意穿行。

俞蘅先选了一个区进去看,如获至宝。慢慢地,进入游戏的人越来越多,图书馆也开始人来人往,他的脸也算是小有名气,认出他的人不少,都有些怕他。他也不在意,只专心做自己的事情。

玩家的言语举止限制,极大程度上扼制了无数争端,特别是国与国之间的考生,许多都是有新仇旧恨的。可是又彼此动不了手,于是诞生一种斗争方式:骂战。

哎哟俞蘅有幸围观过一次,双方骂得那叫一个精彩,因为游戏里不止禁止动手,还禁止爆粗口,双方用语用词用典十分文雅,实则内容很不堪入耳。旁观的人还会拍手叫好,喊什么:“该你了!”

等游戏的秩序逐渐再次印在玩家心头之后,那些所谓“杀人魔头”、“魔鬼”的玩家,比如说俞蘅,也开始走下神坛,玩家们不再惧怕他们,甚至有的还想来互喷。

俞蘅只用刚学来的其他二十二国母语,加上自身母语,送了对方二十三个“滚”。每次都这样,久而久之,也没人来找他吵架了。

这人吵架太无趣啦!

日子就在看书看书看书考试中渡过,十七年过去了。在此期间,俞蘅将图书馆中的薪火点收入囊中,又在游戏外的中医药大学成功博硕毕业拿到毕业证学位证,同时攻克了大量考试。

在俞蘅来到这个任务世界的第三十一年,邦明国当局宣布,环境急剧恶化,移民计划推前,首批载人飞船已经制造完毕,正在最后的调试阶段。

因此,首批移民名单即将出炉。

对于首批移民名单,俞蘅并不担心,只要没有出现黑幕,他的成绩足够进入首批名额。在公告之后,整个游戏都沸腾了起来,考试大楼空前地热闹。

公告上说了,还有一年时间,一年之后将彻底确定邦明国的首批移民名额。一下子,各种补习班、冲刺班等等,都火热起来。这些年来,俞蘅的收入来源就是在游戏中办补习班,名气还挺大。

而且随着年纪的增长,外表看起来更加可靠,单看外表,人家也会先给他三分信任,等听过试听课,就会干脆地掏腰包了。

在得知一年后就会确定名单之后,他想着,那距离移民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了,那么物资得赶紧准备起来。他存的物资都是生活用品,打算移民以后在经济重建初期可以倒卖,要不自己用也成,总得把自己的生活经营得舒服一点。

于是在大潮流之下,他的补习班也加价扩招了。

“放心,你的没加价。”他对陈婷婷说。

陈婷婷翻了个白眼儿:“加就加,我又不是没钱。”

她确实有钱,俞蘅也是当年从游戏脱困之后才知道,陈婷婷家庭非同一般,还是一个军三代独生女,家里的父亲母亲都在首批之内,只有她需要自己考试,因此家里的资源都在向她倾斜,以保她能得到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