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本家事务的发言权肯定大大削弱了, 这对加治众来说有利有弊。“不过, 眼下只能等,等元寇自动撤军。”

“万一元军不撤呢?”大神伊明不死心的问道。“元军一日不撤,岂不是我军要一日被牵制在此。”出兵是要有足够的财力的,郎党们每次出兵最多准备七天的军粮,超过了就是要大友本家承担的,而大友家去年连遭两次兵败,光出兵和抚恤支出,就足以让泼天的家财耗个精光,现在正月里又遭到如此的打击,也不知道今年大友家的日子怎么过下去。“我军可根本耗不过元寇啊。”

“耗不过也要耗,否则大友家就完蛋了。”虽然战也是死,不战也是死,但田北广泰还是要搏一下。“我看元军很快就会撤军的。”看着军帐里其他侍大将一样不解的眼神,广泰冷冰冰的吐出几个字眼。“粮食,关键还是粮食,元寇远来,能保证粮秣不缺嘛?”

“元寇难道不能在三郡抢夺粮食吗?”作为外姓众的海崎九郎亲泰原本的地位在大友家是说不上话的,不过,随着大友家的菁华具丧,他这样的中小名主也成为了大友家的中流砥柱。“少说,这三郡之地能为元寇提供四、五千石的粮食吧。”

“别忘了,元寇也一样掠夺人口,难道这些被掠取的人口不用吃饭嘛?”田北广泰看似混不在意的看了海崎亲泰一眼,吓得对方立刻闭口不言了。既然出头鸟被吓退了,而大友家的亲族们又不开口,广泰理所当然的说了下去。“等到元寇退兵,我们也不能轻易冒进,一定要确实了,再缓步收复失地。此外,等元寇退过桂川和寄藻川之后,我军应该立刻重新各地城砦,重点是速见郡中各条山中道路上的砦馆。”

“这可要不小的花销啊。”大野五郎广友似乎有些了然了田北广泰消耗宗家财力的小心思,然而关键的问题是,田北广泰这么做是为了大友贞亲的复出张目呢?还是为了自己却而代之,因此大野广友不得点出其中的关键,以其从广泰的回应中分析出点什么来。

“生死存亡之际,些许花销算什么各家都要出仕奉公,我田北家愿意承建其中三个砦子。”看似豪气冲天的话,让大野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广友虽然对体弱多病却在房事上毫不节制的亲时有所不满,然而任何人想篡夺大友宗家却不是他所愿意见到的,因为他理想的主君可是跟自己有着姻亲的大友贞亲。

“田北大人所言不差,修筑城砦却是当务之急,各家奉公也是应该。”虽然自家的领地暂时没有受到波及,然而若不筑起城砦的话,迟早会被元军打了过来,在这个问题上加治尾筑前掾长秀站到了田北广泰的这一边。“不过,我不赞成在寄藻川畔筑城,原因很简单,此地开阔,万一我军筑城之时,元寇来攻,我等岂不是前功尽弃了。”

“诸位大人,我倒有了建议。”这时大神氏的支流佐伯氏的当主长惟突然插了一句,军帐里的眼睛都注视了过来。“诸位大人,现在朝廷和幕府都在跟元寇议和,我等也不如跟元寇先行议和如何?”长惟并没有因为众人眼光中的不善而停止自己的言论。“只要缓上一年,让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