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就有小厮从老王爷的脚边拿出一只锦匣来。小厮将锦匣捧到老王爷面前,并且将锦匣打开给老王爷看。

“嗯。”老王爷有些艰难地点了点头。

荣成翰就站在旁边,他往锦盒里瞧了一眼,一下子也就明白了。锦盒里,是一份已经写好的奏折。

几乎是约定俗成的,朝中的大臣在自知命不久矣的时候。都会准备最后一份奏折。这种奏折很多时候被称为遗折。一般是老臣死后由家里人递上去。有些老臣则会在弥留之际,最后保有一丝清醒的时候,就打发人将奏折递上去。

锦匣里的奏折上还留着一丝淡淡的墨香,正是荣成翰昨夜过来时在老王爷屋里闻到的那一种。

这封奏折。是老王爷昨天才刚刚准备好的。显而易见,老王爷已经预见到自己可能好不了了,所以准备好了奏折。

荣成翊和荣成翰并肩站着,荣成翰能看到的。他同样也看到了。与荣成翰不同,荣成翊还知道,老王爷一直有准备遗折。老王爷一生戎马。时刻准备为国捐躯,因此早就做了完全的准备的。

说起来,就算是现在老王爷突然走了,也没有必要新准备一份奏折。可老王爷还是准备了。

这就是说,老王爷自己废掉了以前的折子。

那么这份新的折子里,会有怎样的变化那。毕竟,如果没有什么变化,老王爷如今的精气神,是不会劳心费神地重新准备奏折的。

“……”老王爷嘴里含糊地说着什么,一面艰难地打着手势。

“父王是想,现在就送奏折进宫?”荣成翰问道。

老王爷听见荣成翰说话,微微转头看向荣成翰,然后点了点下巴。

很显然,老王爷正是这个意思。

装奏折的锦匣并没有上锁,奏折也没有密封。老王爷的意思,似乎是并不介意儿子们知道奏折的内容。

荣成翰从小厮手中接过锦匣,转身郑重地递给了荣成翊。

老王爷将荣成翰的这个举动看在眼里,面上流露出欣慰之色,随即就又闭上眼睛,又陷入了沉睡。太医们再次被请来,但是这一次,太医们既不肯用药,也不肯施针了。

他们已经尽了人事,如今只能听任天命。

“王爷身体底子不错,老天保佑,或能挺得过来……”

这句活说的算好听,但是却遮掩不住话中消沉的意味。

荣成翊拿着锦匣退到苏氏旁边,一面就招手将荣成翰和荣成翔叫到了跟前。

“父王的奏折,是否请母妃……”

“我如今心里乱的很,你们自己做主吧。”苏氏就摆手道,一面又说了一句,“你们父王既然没有封起来,看看想也无妨的。”既然并不是秘折,大家看一看,一会到了皇帝跟前,也更好说话一些。

荣成翊也是这个意思,就抬头去看荣成翰。他在征求荣成翰的意见。

荣成翰也轻轻地点了点头。

“母妃说了,大哥就先看看。”荣成翊并没有问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