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大人!(yimixs)•(cc)”

……………………

现在将领是有了不过我却犹豫起来。曹仁、夏侯兄弟都是能独挡一面的大将其家族里也多有上将之资的人才但是这两家的关系过于良好如果重用他们岂不会打破荆州的势力平衡?这种局面对我的地位可是产生了严重威胁不要到时弄得尾大不掉就麻烦了!哎还是先用着吧这两家刚到脚跟还没站稳短期内是不会产生问题的以后人才多了再把兵权分化重新找到一个平衡点就是~

第二天宣布了新的人事任命。令曹仁掌骑兵夏侯渊掌弓兵夏侯惇掌辎重兵曹洪掌投枪手。另外在曹家还现了一个我原来在历史书上早就仰慕已久但没什么名气的将领历史上虎豹骑的统领曹纯。立刻任命其为虎豹骑参赞正好做太史慈和许褚之间的缓冲。

春去夏来该起兵了。点起曹仁、曹洪、夏侯兄弟、太史慈、许褚、曹纯、典韦领兵五万随我北上讨贼其余人等留守调蒯良回襄阳暂代政务蒯越回武陵任太守。

起兵前夜我独自叫来蒯越。

“异度知道我为什么调你回武陵吗?➽([一米小♂说])_[(yimixs.cc)]➽『来[一米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yimixs)•(cc)”

“避免武陵蛮造反?”

“呵呵~不对!我让你回去就是要武陵蛮造反!”

蒯越一脸诧异地望着我“大人这是何意?”

“此次北伐是必败之战我们没必要带这么多兵去既空耗粮饷又暴露了荆州的实力这次北上只不过是形式一下而已!所以我起兵北上之后你要让武陵蛮假意闹事我才有理由调回大部分士卒!”

“为何主公如此悲观?天下十八路诸侯兴正义之师讨贼未必会败!”

“异度啊!你只看到兵式但忽略了人情!董卓出自西州少为将帅熟悉军事。袁绍公卿子弟生处京师;张东平长者坐不窥堂;孔融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临锋决敌之策。且西凉之兵长期与游牧民族作战悍勇异常;关东之兵久未做战非董卓之敌也。况且众人未必肯同心共胆与齐进退啊。”

“那我们还出兵干吗?难道说声望?”

“呵呵!”

“大人即使如此我荆州已有七万士卒留守再调兵平叛理由不够充分啊!”

“不要忘了我们荆州的官方编制可是五万加上这段时间招募不过六七万人而已我可是倾全州之兵讨贼!”

“大人你够狠!”

“起码证明你当初的选择没错!另外这里有封密信等平叛大军到武陵后你再拆开。”

“是!”蒯越慎重地将信收入怀中。

“好了你去做准备吧!”

“属下告退!”

又有人要倒霉了……

第二天全军开拔荆州百姓夹路相送。

蔡老头拉住我的马头对我说到“祝贤婿旗开得胜贤婿凯旋之日就是小女相嫁之时!”

听了这句话我差点没从马上掉下来!有没有搞错?这必败之战你要我怎么凯旋啊?

%%%%%%%%%%%%%%%%%%%%%%%%%%%%%%%%%%%%%%%%%

大家猜猜这个将要倒霉的人是谁?

另外天狼星兄昨天说洛阳迁都会死很多人主角会不会坐视?我也想同时问各位读者一个问题现在书里主角的心理越来越贴近现实中的政治阴暗面其展我自己现在都有点难以控制历史上有哪位皇帝会为了不在自己统治领地的几百万人口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我写书只要求合乎逻辑各位可以把自己放在主角所处的环境立场思考一下请注意主角和曹操、刘备是不同的主角一开始就是想当皇帝曹操刘备一开始只是想扫灭乱世!政治是只讲利益不讲人情我们先来假设一下救于不救的利弊:不救北方人口大减意味着经济崩溃兵员大减主角将来进攻北方会容易很多;救与董卓硬碰这是救几百万不是救几个只有彻底打垮董卓才有希望主角现在的兵力远不如董卓硬碰未必能胜。败了彻底完蛋即使胜了也会损失惨重接下来自保都困难。胜了之后救了百姓同时也救了皇帝这时的百姓该如何安置?洛阳被烧毁这些人可都是难民!哪里来的钱粮养活他们?这时又该把皇帝怎么办?杀了皇帝立刻天下共讨留着也将成为众矢之的那时为了自保就必须把荆州的兵全部抽调京师放弃荆州或者也跟董卓一样迁都襄阳。总之这是我想到的利与弊明显不救要好处多得多!你们也可以想想还有什么我没想到的只要救的好处能大过不救的好处主角当然会救但一定要合乎逻辑。记住政治只讲利益!另外天狼星兄说的灾荒每个有远见的诸侯都不会让自己领地的百姓活活饿死的!!!!

(yimi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