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

郑成功与孙策并排而行,走了小半路程。

他忽然开口问道:

“将军,汝乃我主结拜兄弟。”

“是以你亦是我主。”

“但仍请恕成功谮越之罪。”

“倘若将军将来一统江东。”

“当于我主如何处置?”

他语气平静的问道,言语间也不知是在质问还是在唠家常。

孙策心里明白,跟随自己一路而来的将士都是赵云的旧部。

他们的心并不完全归属自己。

对此,他必须表明一个态度。

要么说就是要你们跟着我孙策干出一番事业。

要么说只是单纯需要你们的帮助,战后即可归还家乡。

但是孙策做了第三个选择。

只见他正色回道:

“兄长于我孙家有莫大恩德。”

“昔年家父在时,就曾令策以上宾之礼相待。”

“饶是如此,兄长仍与我义结金兰。”

“手足结义,未曾相疑。”

“今蒙兄长不弃,委我以江东重任。”

“我堂堂丈夫,岂能够背兄长厚恩而自立门户也?”

“江东若下,我即为江东王,兄长便是王上王。”

“绝不背负结义之情。”

郑成功听了频频点头,显然他得到了一个令他满意的答复。

只见他展颜一笑,道:

“将军有此志向,成功佩服。”

“今番南征,既是为国家讨贼,亦是为我主谋定江山。”

“望将军摒弃嫌隙,与将士们携手同扶汉室,共做忠臣。”

孙策并不了解郑成功,甚至都没有听过他的名声。

但见他气度不凡,又加上赵云的倾力举荐。

是以心中对他多少有几分敬畏。

待方才听得他对赵云的态度后,便知他是忠义之人。

这样的人正为孙策平生所钦佩。

“明俨宽心,策只启用命之士。”

“无关士族子弟与平民百姓。”

郑成功微微一笑,随着孙策驾马南去。

绝尘千里。

……

话分两头。

渤海,南皮。

却说袁绍自讨董卓领兵回归以后,大肆招揽天下贤士。

凭借其四世三公的名声,加之其豪爽慷慨的性格。

天下已有不少贤士投身至袁绍麾下。

袁绍将这些贤士请为门客,专门为他出谋划策。

这一日。

袁绍一如往常地宴请门客,宾主尽欢。

宴席至半,忽有一年轻男子闯进。

众人望去,但见他相貌清瘦,身子羸弱。

然则双目却是炯炯有神,泛有灵光。

只见他醉醺醺地端着一个酒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