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大军很快赶赴到了徐州,陶谦带着两个儿子亲自出郭相迎。

虽然大家啊都觉得陶谦性格属于偏软弱性的。

但事实上他年轻时也是一代俊杰,脾气相当火爆。

而且在读书方面颇有天赋,书一读就通。

先是考进郡学,后来又举为茂才。

入宫为尚书郎,随后外放县令。

还做过一段时间幽州刺史。

总之他一生的仕途算是很顺的,名声也在大汉相当响亮。

若是他再年轻个三十岁,或许会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

根本不会因为面对曹操的攻势而妥协。

但是如今站在赵云面前的,就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

他已经没有多少年岁可活。

体力衰减,精力不在。

眼下的他,只希望能为徐州人民多做些好事。

“奉孝,你觉得陶使君此人如何?”

远远望见陶谦,赵云饶有兴致地问一旁郭嘉道。

郭嘉心领神会。

“谦性刚直,有大节。”

“于徐州百姓多有恩德,然则生逢乱世。”

“恐不足以为守成之君。”

赵云笑着点点头。

“既然陶公祖不能守,我们就代他守吧。”

催马来至陶谦身前,停住马缰,抱腕道:

“陶使君,久违了。”

他曾在反董联合军里见过陶谦一面。

不过那时两人交际甚少,是以关系并不算熟。

陶谦微一颔首,躬身道:

“今明公奉大义而来,救天下苍生。”

“谦感激不尽。”

他在抬头看时,瞧见赵云仪表轩昂,语言豁达。

比之当初洛阳初见之时,英雄气概又平添了几分。

他心中甚喜,暗想道:

“能守徐州者,必此人也。”

众人一起入了府衙,礼毕,设宴相待。

席上。

赵云谈吐优雅,成熟稳重。

令陶谦好感骤增,加之酒劲儿上来了。

便命糜竺去取徐州大印来,扬言道:

“汉家城池,能者居之。”

“今我两子皆不中用,如若赵将军不弃。”

“谦祈愿将徐州让与尊上,还望尊上笑纳。”

众人皆是一愣。

虽然有些意外,但却又在情理之中。

陶谦毕竟已经年老,而他两个儿子陶商,陶应皆乃庸才。

若是徐州由这两个儿子执掌,迟早会落入他人之手。

而反观赵云,名满天下,身居高位。

陶谦将徐州让给他,不但成全了自己让贤的美名。

更是于徐州一方百姓,乃是幸事。

赵云还未作出反应,郭嘉忙挡在赵云身前,替赵云拒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