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大的勇气与坚强的意志。

现下的鲁肃终于意识到,他是真的不如周瑜。

犹疑了许久,鲁肃长吐了一口气,默默道:“敌人来势汹汹,我军只怕难以抵挡,我以为,现下当尽撤江夏之军,全军收缩到柴桑一线固圌守。诸位以为如何?”

倘若是周瑜,决定既下,自是无人不从,又何曾会征求部下的意见。

鲁肃却不敢独断专行,万一这决策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他可不敢独自承受责任。

此言一出,诸将神色皆变,虽然感到惊讶,但却没有人提出反对。

这时,右都督孙瑜却沉声道:“子敬,我军不战而退,似乎不太妥当吧。”

鲁肃叹道:“敌军十万之众,我军只有不到两万,兵力相差太过悬殊,不是我不愿战,而是根本无法战。”

“怎么就无法战了?”

孙瑜冷哼了一声,傲然道:“我东吴水军,纵横长江,无人能敌。当年赤壁之时,周瑜不也曾以区区两万之众,大败数十万曹军么。而今的形势,未必坏过当年,怎么就不能一战了?”

孙瑜虽然深恨周瑜之叛,但当年赤壁大胜的辉煌,却是记在自家吴军的帐上的。

“仲异呀,当年是当年,现在的形势,可是全然不同了。”

鲁肃摇头苦叹,无奈的道出了他的苦衷。

当年之时,曹操虽然挟着逼降荆州之威而来,看似所向无敌,但却潜藏着致命的失败隐患。

曹军主力皆北人,不习水战,收降的荆州水军原本就不及东吴水军精锐,当时人心不服,更是无法与东吴一争高下。

再者,当时的东吴内部,虽然文臣们大多主降,但武将们却在周瑜的感召之下,拧成一条心,皆愿死战。

士气上,吴人并未处下风。但是现在,周瑜的反叛,因其强大号召力,已经给东吴军队系统造成巨大的分裂,士气上极为低沉。

而且,孙权目下正忙着平定周瑜之叛,根本无法抽身给予他们西线更多的后援,这与当年孙权以倾国之力作周瑜的后盾又有天壤之别。

在自身这般不利的情况下,他们所面对的敌人刘封,却又全然没有当年曹操的诸般隐患。

十余万敌军,可谓是上下齐心,士气旺圌盛。

作为水战主力的荆州军团,这些年来圌经过刘封严格的训练,水战方面与吴人的差距已经缩小很多。

而且,这些荆州军数年以来,随着刘封西征北战,皆是久经战火考验的精锐之士。

相反,驻扎于西线的吴军,多年以来一直都未经历过什么像样的战斗,士卒们已是疏于战阵。

此消而彼涨,此时的形势,确与当年赤壁之战时截然不同。

正是因为如此,鲁肃才没有跟刘封决一死战的信心。

只是,当鲁肃将诸般不利道出时,孙瑜却根本听不进去,他铁青着脸道:“江夏一地,乃我孙氏三代血战而得,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而今若是不战而弃,对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