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不足的情况下, 吴人只有放弃这第一道要塞。

眼下, 陆口这第二座要塞,便成为保卫江夏的关键所在。

因为一旦陆口失陷,刘封主力长圌驱圌直圌入,第三座要塞夏口城就要面临来自于汉水和长江两路敌军的南北夹击,在这种情况下,夏口城其实根本守不住。

而若夏口一失,也就意味着整个江夏郡的沦陷。

故此,陆口乃是重中之重。

想要守住陆口,就必须将敌人阻挡于赤壁。

按照甘宁的推测,刘封军在攻取巴丘之后,理应立刻顺江而下,尽可能快的抢占赤壁,夺取地利优势。

但令甘宁感到奇怪的是,刘封的七八万水陆大军,夺占巴丘之后,竟是数天之内并无动静。

敌人的按兵不动,反而让甘宁有些摸不清意图,而此时刘封的这封书信,更是让他感到狐疑。

“哼,这多半是一道招降之信吧……”

甘宁在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拆开了帛书,但看过之后却颇感意外。

这并不是一封招降书,无论是从语气,还是措词来看,更像是一种老朋友间的正常问候。

刘封在信中提及了当年临湘一会,追忆了一番当日纵酒当歌的痛快,盛赞了一番甘宁的豪爽。

总之,这是一封看起来彻头彻尾的“叙旧信”,至少表面看起来如此。

“刘封,你到底打得什么主意?”

甘宁手攥着这封信,前后看了数遍,却仍琢磨不透这封信有何言外之意。

正自狐疑时,亲兵匆匆来报,言是右都督孙瑜到了。

“来得这么巧,快请大都督进来。”甘宁随手将那书信揣入了怀中,当下就想出帐相迎,刚想挪动脚步声,帐帘却猛然被掀开。

孙瑜风尘仆仆,大步而入,还稍稍粗喘着气,似乎来得甚急。

孙瑜的身后还跟了几名虎背熊腰的亲军,个个虎视眈眈,神情肃然。

这般气氛,似乎有些不对劲。

甘宁镇定心神,拱手笑道:“都督怎的不提前派人来吱会一声,我也好早些出营迎接都督大驾。”

“我也是巡视诸营,临时路过这里,顺便来看一看兴霸而已。”

孙瑜嘴角挤出几分笑容,但在甘宁看来,却有点皮笑肉不笑的味道。

甘宁不动声色道:“原来如此,不知都督可有何吩咐?”

孙瑜大摇大摆走向帐内,环视了周遭一眼,似是随意的问道:“兴霸,我适才入营之时,似乎听士卒们议论,说是刘封那小子派了人来见兴霸你。”

一听这话,甘宁旋即省悟了孙瑜的来意。

什么偶然路过,分明是安插在我营中的耳目向你报知此事,你疑心之下才急匆匆的赶来。

明白了这一节后,很快,甘宁又猛的想到了刘封那道书信的用意。

他甘宁乃是周瑜的旧将,世人皆知他感念周瑜知遇之恩,孙瑜就算要用他,心下对他也必然有所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