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说完了这些之后,就是和孟轻舟,一起的去了办公室内。

办公室。

林墨开始询问着。

具体的情况在孟轻舟说完之后,林墨也是了解清楚了。

目前,研究所内,聚集了五十多名人才。

这些人无一例外,最低都是有着两到三年的一个工作经验。

而。

这也是恰好。

是林墨所需要的,真正的可以带的起队伍的人才。

而这些人才的涌入。

势必会大幅度的,推动林墨的研究所,正式成型。

接下来,唯一的问题,就是,招收一些打工的了。

打工的实习生招聘进来之后。

基本上就是,分成小组。

然后,一个老人,带领三到五个新人。

至于那些有着五六年工作经验的,就是带上几个实验小组。

这样一个结构下来。

再加上孟轻舟这些,专业领域的大佬,人才的把控。

毫无疑问。

那就是实验室,直接的起飞。

至于林墨原本考虑的,燕大,复交,这些顶尖学府的实验室里面的人才。

那属于后备资源了。

能争取着,挖到一两个,最好。

挖不到的话。

对于自己来讲,其实是没什么损失的。

毕竟。

自己的班子,其实已经是成型了的。

这些人,来就是锦上添花。

不来,也没影响。

而且林墨是有信心的。

就自己现在开的工资,加上自己这实验室的各种BUFF。

绝对是能吸引来人才的!

而且,绝对是可以,搞出来一个真正的,顶尖的芯片!

甚至......

有可能搞出来,光子芯片!

所谓光子芯片,是一种不同于电子芯片的东西。

目前,所有的芯片,都可以说是,电子芯片这个范畴。

电子芯片,是市场的主导。

但是。

有个很关键的问题摆在这里。

以电子为载体的技术发展已趋近物理极限。

集成电路是以硅为基础材料的,而,当制程降至7纳米以下时,很难完美地控制电子了。

就算是某积电,虽然说,自己可以做到3nm。

但实际上呢?

其实很多人,已经是判断,在2030年的时候,电子芯片,迎来极限。

二是电子芯片尺寸降到极致时会出现“功耗墙”难题。

所谓的功耗墙。

也就是CPU的最大功耗。

一旦达到了这个功耗墙的极限,那么就是面临降频。

还有一点,就是是电子芯片性能提升的同时,性价比在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