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国体,一个不小心就是万劫不复的下场,一帮子聚集在军机处的大臣们自然是不会多嘴的,能不说的都尽量不说,安静成了这会儿的主题,这令心急如焚的弘历也无可奈何,眼瞅着大家伙都是一副将沉默进行到底的样子,弘历又急又气,可也没招,毕竟他也知晓自个儿在这帮子朝廷重臣之间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根基,唯一能有点关系的允缜也是靠不住的东西。

眼看无法在此次会议上有所斩获,弘历倒也干脆,强笑了一下道:“既然马大人与十三叔的看法一致,那就这样定了也好,兹体事大,就有劳马大人、十三叔多费心了。”话音一落,弘历便自顾自地转身离开,一起子朝臣相互看了看,也都各自无趣地打道回府,各忙各的去了。

纸是包不住火的,尽管施世伦一早就控制住了来报信的报马,军机处也很是及时地下达了封口令,可翌日一早,圣驾遇刺,重伤不起的消息却还是很快地传遍了整个京师,大街小巷里谣言四起,满京师人心惶惶不安,暗流汹涌,即便是朝臣们也都无心办公,各自议论纷纷,私下都在谈论继位者的事儿,一时间大阿哥出位的风声四起,越传越神,就连传位遗诏的事儿都被群臣们拿来私下揣摩。*****不过乱只是在下头乱,一干子朝廷大臣个个都能稳得住,压根儿就没参与到那些子乱哄哄的猜测中去,几位参政王爷各忙各的事儿,全然一副无事人的样子,而雍亲王允缜则索性称病在家,连宗人府都不去了。

病了?是病了,只不过允缜得的是心病罢了,他在等。等着“粘罕处”从扬州回来的消息,唯有消息到了,允缜的病才能好。这治病地药方就是胤祚的伤势问题。在没有确定消息之前,允缜是绝对不会盲目出手的,他可不想落到允那等下场。三天了。允缜病了三天了,别说府门都没出,便是上门来探病地朝臣们也都一概不见,不过外头地形势一日紧似一日他还是清楚的,当然,除了在心中暗笑大阿哥弘历的沉不住气之外,允缜压根儿就没多理会弘历地小动作。

远卓十年五月二十四日。===扬州行宫报马再至,言及帝已清醒,已能用膳,无大碍矣。京师众臣闻之大喜,此等拍马屁的大好时机自是人人不肯错过。一起子朝臣们各上请安折子,忙不迭地往扬州行宫送,京师人心稍安,而后《京师纪事报》又表多篇文章,对白莲教之罪恶猛加抨击,呼吁民众对白莲教进行抵制和检举,一时间舆论转向到了对白莲教的口诛笔伐之上。

胤祚无碍的消息传来,允缜在庆幸自个儿没有轻举妄动的同时,也懊恼不已,对胤祚竟然能大难不死感到无比的愤怒。这不。独自一人躲后花园里饮起了闷酒来了。

“王爷,有消息了。”正当允缜自怨自艾之际。一身青色单衣的唐国鸣急匆匆地赶到了,或许是气急地缘故,又或许是激动地原因,声音都颤抖了起来。

“哦?”允缜的酒量本就不大,加之心情郁闷,这会儿已经有些子醉意了,没听清唐国鸣究竟在说些什么,只是茫然地抬起了头,随意地应了一声。****

唐国鸣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