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生产线将会进一步转移到中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地区,以便最大程度降低成本。

陈晴提出这番要求,除了为自己家乡拉投资之外,还有就是,推着三星集团尽快开始进行实质性的结构调整。

等陈晴满意地告辞离开,李健熙依旧呆坐在空旷的会议室内。

李健熙想起了去年。

紧随西蒙·维斯特洛大张旗鼓的中国之行,他也同样访问了中国,并且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一次记者会上公开表示了对韩国经济过热的忧虑和对金泳三当局激进经济政策的不满。

韩国去年加入oecd晋级富国俱乐部之后,金泳三还提出了2005年gdp进入世界五强的口号。

现在来看,这一口号简直就是个笑话。

金泳三激进经济策略的结果,就是保持了数十年贸易顺差的韩国,过往几年,竟然开始出现了逆差。只是1996年一年,韩国贸易逆差就达到224亿美元,因而大量消耗了韩国的外汇储备。这也是为何当这次金融风暴到来,亚洲四小龙排行后三位的香港、台湾和新加坡都凭借雄厚的外汇储备轻松度过,反而是榜首的韩国,差点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再到此时,被迫与imf签署救助协议,媒体和公众只是嚷着韩国失去了经济主权,然而,这其中到底包含着什么,大部分人并不清楚。

李健熙却明白。

哪怕为了家族基业,李健熙选择了识时务者为俊杰,但作为一个同样不缺少民族主义和爱国情怀的韩国人,他的内心也是痛苦的。

因为提前察觉到了韩国经济隐藏的系统性风险,哪怕三星集团不得不跟随大势进行负债扩张,但在危机之前,前十大财阀中,三星集团的总体资产负债率哪怕已经超过300%,其实也是很低的水准。

如果不是遭遇维斯特洛体系明确的狙击,三星根本不需要出让三星电子这一集团根基的控制权。

现在,李健熙只希望维斯特洛体体系能够信守承诺,帮助他拿下起亚,让三星顺利进军汽车业务。而且,他也下定决心,哪怕彻底抛弃三星电子,李氏家族也必须牢牢将汽车业务控制在手中。

周一谈话的两天之后,12月3日,周三,现代、三星和sk三家财阀同时发布了集团结构调整公告。

当然没人傻到明明白白地用‘裁员公告’这番说辞。

就像三星。

相关报告名为《三星集团经营体制革新方案》,李健熙还为此特意将自己嫡系的秘书团队改名为‘结构调整委员会’。

然而,再看内容。

革新方案的核心是,1998年,三星集团将精简旗下30%的机构,以及,压缩50%的企业运营开支。

不需要再说其他或者冠冕堂皇或者暗示隐晦的条款,只是这两项,谁都明白所谓的革新方案到底意味着什么。换成白话,三星集团计划1998年裁员30%,并启动大规模降薪措施,将集团的运营开支压缩50%。

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