暇地整了整领带, 径直向正在举办派对的船舱内走去。

画面切换。

两名负责警戒的守卫察觉到了异常, 赶来巡视,结果只是与某个高大身影擦肩而过,镜头掠过两人腰间冲锋枪,明显又预示着这艘游轮的不同寻常。

普通游轮的安保或许会携带武器,通常却不会是这种火力强大的冲锋枪。

神圣公民大礼堂内。

坐在礼堂中央靠前位置的阿诺·施瓦辛格回味着刚刚的开篇镜头,即使不愿意承认,但也不得不佩服。

普通观众或许只是觉得刚刚这短暂的动作设计很酷,心中留下明显印象,内行看门道,对于阿诺这种拍了十多年电影的动作大咖而言,想要进行类似让人眼前一亮的动作创新,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就像《终结者》系列。

当初的第一部《终结者》,阿诺饰演的未来机器人外表皮肤被摧毁露出金属内骨骼,这种近些年来已经被很多科幻影视剧用烂的细节,当初却给很多观众都带来了一种堪称震撼的视觉效果。

类似或有心或无意的经典创意在好莱坞不胜枚举。

只要一个人阅片量足够大,就会发现,整个好莱坞,乃至全球电影行业,就是不断地模仿模仿再模仿,无论是情节还是动作亦或镜头配乐等等电影手法,都是大批量的重复中伴随少量的创新。

而那些带有少量创新的影片,往往成为经典。

随即是后来者的继续模仿。

这部《007之幽灵党》,看似一个简单的开篇,就已经给阿诺这种专业电影人带来了不少跟风的灵感。

大银幕上,故事继续。

第一次担任007的皮尔斯·布鲁斯南混入热闹浮华的游轮派对大厅,游刃有余地穿梭在各色人群之间,顺手还钓到了一位美女,并且在交谈时抛出那句经典的自我介绍,通常类似细节都会放在片中或片尾,因为这次换了男主角,这句‘我是邦德,詹姆斯·邦德’才会出现在开篇楔子,也算是特意安排。

即使没有这句台词,观众其实也不会认错。

从开拍之前的选角阶段,重启的007系列各位主创就已经是大批媒体和影迷的关注对象,包括第一位女性m扮演者朱迪·丹奇、新任的钱潘妮扮演者凯莉·洛维以及按照西蒙思路不再是老头子而是年轻小伙的q扮演者裘德·洛。

除了朱迪·丹奇,其他固定配角都没有按照西蒙记忆中的布鲁斯南时代阵容进行配置。

比如凯莉·洛维,本应该是提摩西·道尔顿版《007之杀人执照》的邦女郎,因为西蒙的出现,《007之杀人执照》照旧,帮女郎却发生了改变,凯莉·洛维没有再获得那个机会,这位近年一直不温不火的女星却符合西蒙想要的钱潘妮那种精明干练又足够漂亮的形象,而且演技也算达标。

总而言之,全新的007系列,西蒙希望每一个角色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不是以往甚至包括邦德本身在内各种角色都属于那种模式化花瓶的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