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投资就是一场场赌博。

因此, 曾经的时间线上, 直到拥有稳定的超英系列的迪宝和华纳双强并立,让其他作坊逐渐萎靡,好莱坞的格局才发生明显改变。

这一次,西蒙这个异数却是提前二十年打破了好莱坞的平衡。

因为西蒙不靠运气。

正因为靠的不是运气,明白自己成功的可能性很大,西蒙又能在某些领域提前砸下更多,比如3d动画,比如cg特效,这些又进一步拉开丹妮莉丝娱乐这个超级大作坊与其他制片厂的差距。

最终到了现在。

就像丹妮莉丝娱乐制作了dc电影宇宙系列或者《侏罗纪公园》系列这样的特效大片,其他制片厂为什么不跟进,为什么还坚持着老牌的好莱坞动作片?

因为跟不了。

很多人的印象中,特效在好莱坞是一种很普遍的东西,实际上并不是。

就是曾经时间线上,好莱坞cg特效崛起之后,真正算得上特效巨头的,工业光魔当之无愧,彼得·杰克逊的维塔数码再算一个,最后,詹姆斯·卡梅隆的光风暴工作室,只能算半个。

其他,只能说是cg工作室,算不得特效巨头。

就像会功夫的人很多,但绝对不是随随便便拉出一个就能当动作指导。

这是两码事。

因此,好莱坞最顶级的特效电影,其实就出自那寥寥几家,其他工作室的cg特效结果……好吧,最简单对比,迪斯尼的漫威电影宇宙系列,特效基本都是由接手卢卡斯影业之后的工业光魔工作室负责,然后,看看《复仇者联盟》系列那是什么级别的特效,再看隔壁,dc的《正义联盟》之类那又是什么特效。

为什么dc的超级英雄电影总是那么多夜戏?黑乎乎的,灰扑扑的,甚至如同游戏cg?

为了省钱?

这是最普遍的一个说法。

然而,超蝙大战或者正义联盟制作费用很低吗?

并不低。

那么,结果可能是另外一个。

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出来。

因此还是那句话,特效工作室是特效工作室,cg工作室是cg工作室,不是说你会cg就能做出最顶级的特效,就像不是你会功夫就能成为动作指导一样。

再说当下的好莱坞。

现实就是,哪怕丹妮莉丝娱乐开放了maya系列特效软件,但直到现在,能够做出dc电影宇宙和《侏罗纪公园》系列这样最顶级特效的,还是只有丹妮莉丝娱乐一家,其他制片厂想要跟进,首先是能不能下定决心拿出上亿美元让团队练手,其次,就算是拿得出手这样一笔钱,成功的几率又有几何?

结果就是现在。

而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又回到西蒙此前的那个结论,好莱坞根本算不得什么电影工业化,归根结底,还是一个个大作坊。而好莱坞之所以能够攻掠全球,也不是因为什么电影工业化,只是顺势搭乘了冷战结束后的全球化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