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自己饶过一命的肖云宪。

刚到城下, 负责东城墙防务的孟将军就从城上迎了下来。孟将军是个四十出头的精壮汉子, 与其他将领不同的是他很少佩剑而总是拎这一把长枪,从此点上就能看出此人属于实干型的,对君子佩剑带吴勾这种俗套很不买帐。

孟将军名唤承贞,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孟承贞(梦成真小孟啊,你就不能想个好名字啊)。

孟承贞并没和孙为民多客套什么,二人见过礼后就顺着步道上城刚走到一半的时候,就听到城外鼓声大做,咚咚咚的响了起来。

“不好!我们快上城”孙为民和孟承贞都是一惊,急匆匆的奔上城墙。

城上,士兵们已忙碌了起来起来,正有条不紊的进入到自己的岗位上。‘材官’们也把数百辆巨大的床弩推到了垛口前。

材官:西汉以后,军中专设弩兵多选身强体壮者充任。

说起床弩的历史很是悠久,其明的年代可以可追溯到西汉。《六韬——军用篇》中提到的“绞车连弩”,即是一种床弩。

弩拖胎于弓,实则是一种装了弩机的弓,相传明于黄帝时代,亦有传说是战国楚琴氏所创。但据文字信史考据,凡记三皇五帝的史籍如《史记-五帝本纪》、《汉书-律历志》、《古书尚书-序》、《博物志》多有关于弓的记载但无弩的记叙;而战国时的《孙膑兵法》,《墨子-备城门》等不仅弓弩皆有载,而且弩已是普遍装备的制式装备。鉴于中国人习惯将弓弩并说,可认为弩的产生要晚于黄帝而早于楚琴,应该是商周青铜器时代的伟大明。

床弩其实就是一种安装在木架上的大型弩。将一张或几张大弓安装在床架上,绞动其后的绞轴,张弓装箭,用大弓的合力来弹射长箭,射程可达五百米,是中国古代弩类射程最远威力最大的,可谓弩中霸王。床弩射的箭以木为杆,以铁枪头为镞,以铁片翎作尾翼,号称“一枪三剑箭”,实则是带翎的短矛,破坏力巨大,以之守城,攻方的的轒辒车,云梯,木幔,巨盾……遇之莫不破;以之攻城,城垒不完,如遇土城木寨,中之如同摧朽。

总之弩的威力巨大且工艺复杂,古人称:“千斤之弩,挂于一寸之牙,于半指之力,其妙无以加也!”,足可见其构造之妙。(关于床弩就不说了讲清楚很麻烦,大家从电影里找感觉吧,老头只是想让大家了解一下弩的由来。我们老祖宗其实很聪明,中国古代的攻城战也要比西方电影里热闹的多,器具也多很多,只是我们影视业不行没有给大家展示出来而已。老头尽量让大家看到一场绚烂非常的攻城战,看看和西方电影比起来怎么样,老头可不是乱编的,都是有史料做依据的。)。

说到守城利器那可就太多了,但最实用的还是床弩和弓箭。弓箭相较床弩这种重型器具更适合普及,而且简单易学。

古语言:弦木为弧,剡木为矢。由此弓无非是将一根木竹弯成弧形,销尖木竹既为箭,这便是弓的最早雏形。传说中弓是炎帝明的,实则不然要早的多。1963年,在山西朔县旧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