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字型,又开始在屋内走来走去,凝眉沉思。

一会儿后。

他驻足,神色无比凝重的看着胥吏说道:

“我想请你帮一个忙!”

“……”

大约一刻钟过后,胥吏脚步匆匆钻出帐篷。

他左右张望了一眼,见四下无人忙一溜烟跑远,消失在黑夜之中。

他其实应该“上下”看一眼的。

因为帐篷的顶上趴着一个人。

那是刑狱司三捕头,南宫葵!

……

与此同时。

公主寝帐。

夜已经深了,但寝帐中依旧灯火通明,兰陵公主在处理各种杂务,直忙到此时也没有忙完。

寝帐中的书房,虽是临时搭建,但内部装饰、摆件、字画、书卷等等,无不齐备,一眼看去根本不想是临时搭建的帐篷。

屋内足足摆了四个灯架,分布于书房的四个角落,每个灯架上有四个烛台,每个烛台上都插着一根“白蜡”。

时下照明的灯具以油灯为首,因为使用的人多。

不过蜡烛这种东西已经存在了。

白蜡,又名虫蜡,是一种天然蜡烛,极为难得与昂贵,非大富大贵之家不可用。

兰陵公主自然不是一般人。

她首先是公主,是当今女皇陛下最喜爱的小女儿,同时她还身居高位,权倾朝野。

白蜡虽然难得,但兰陵公主有足够的资格使用。

而且还十分奢靡。

一间屋子中,就点了十六根白蜡……

屋内雪亮一片。

书案之后,兰陵公主以手支头,正翻阅着一份文书,她的眉头时蹙时舒,不时提笔在文书上添加几笔。

贴身侍女、贴身保镖,同时也是“亲王帐内府”典军的秋兰,正手持一柄精致小巧的黄金剪刀,俯身在四组灯架前“剪烛”。

古时候的蜡烛都需要剪烛,因为灯芯不会自己掉,不剪掉的话会影响蜡烛的亮度。

唐代李商隐有一首《夜雨寄北》,就描述了剪烛的动作。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安静的书房中,兰陵公主和秋兰都在忙着自己的事,只有展开书卷的细微声音以及远处巡逻将士们走过的脚步声。

忽然,兰陵公主的另一位贴身侍女、贴身保镖,同时也是“亲王亲事府”的典军冬雪,端着一个托盘快步走进书房。

“公主殿下,公主殿下,夜宵准备好了。”

那托盘上稳稳的放着一只晶莹剔透的玉碗,外加一柄同样也是玉石打造的勺子,里面是银耳莲子羹。

话音一落,冬雪已将晶莹剔透的玉碗恭敬的放在了兰陵公主面前。

公主放下书卷,揉了揉眉心。

她没有立即就吃,而是问道:

“什么时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