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家也太老实了,随便搭建一点违法建筑也好啊,我们给他增加补偿也有个角度,老实人吃亏啊。”

崔国波问道:“我们能把这个作为个案报上去吗?”

“报是要报,就是不晓得能不能批。市里对我们征拆办已经很有意见了,说我们总是个案个案,个案多了就成政策了,哪还有什么严肃性?而且征拆办不也经常说嘛,‘没有绝对的公平,总要有人牺牲’。”

张峰听到这里,心里感慨,“没有绝对的公平,总要有人牺牲。”为此让本来老实的人也会想方设法变坏,从而造成拆迁越来越困难。

崔国波发现有时候一夜时间,房子就从田间地头里冒出来了;而有些村俨然成了“迷宫”,犄角旮旯都盖上了瓦;有时候甚至前天刚丈量了房子,今天来谈判就发现之前的平面图不对劲。这种连夜建成的房子不求质量,只要像个房子,能获得补偿就行。

这些征拆问题没法解决,征拆办主任只好去找了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的局长。“这么多违章建筑,你们要加强整治啊。你看看现在,我们不补偿吧,老百姓就说建的时候没见你们阻止,不补偿就要和我们征拆办拼命。”

局长也大倒苦水:“全市这么大,我们局里这点人哪里管得过来。农村地势又复杂,转到他家门口都不一定能发现屋后在违建。你没看到我们天天开车出去巡逻啊,该做的我们都做了,再说了,你们征拆办要是从一开始就不给补偿,狠刹这股风气,那我们现在开展工作也不至于这么被动。”

城管执法局这边走不通,征拆办主任就去找乡镇一把手。有时候,县官确实不如现管。

只是乡镇一把手皱着眉头说:“上面千头线,下面一根针。我们乡镇是就几十个人,什么都要管。这个事情吧,村干部可能清楚,但他们也不会告诉我们,都是乡里乡亲,干部换届选举的选票还指望着村民呢。”

这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再说征拆办主任又不负责他的岗位和晋升,当然能推就推。

征拆办主任又去找市领导,“这个政策用了几年了,现在发现明显不合理,如果要推行正常拆迁,需要制定新的拆迁政策。”

幸好,为了加快拆迁速度,同时也为了减少拆迁纠纷,新的补偿政策很快出台了。

新政策把人口和补偿挂钩,按人均80平米核算面积,超出的部分不予补偿,低于80平米的进行空补。

消息一出,抢搭抢建的步伐戛然而止,可新的情况又出现了:匆忙结婚生子、外嫁女不迁出户口、假结婚等等。

在外务工的青年男女都回来了,个个热情似火;四下里一片狼藉,垃圾成堆,一座座平房前,每天站着各种百爪挠心的人;

崔国波和同事第一次去一个征拆村庄,便遇上一位70多岁的奶奶,笑眯眯的,没了牙,对年轻的崔国波说道:“小伙子,有对象没?没有给你找一个。”

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开口就说要介绍对象,这让崔国波感到非常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