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儿可是人尽皆知。他们急忙询问:

“许世子可曾逃脱?”

“肃王世子没有逃, 又回去活捉神箭杨宽, 缴获七石弓‘彤弓’一张,继续扬长而去……”

“啥???”

文武百官又是一片哗然,嘈杂声四起:

“杨宽怎么活捉?人一里开外放箭,射不中还不会跑?”

“是啊是啊……”

驿使被打断好多次,干脆一句话说完:

“肃王世子活捉姜凯、杨宽,扬长而去,北齐就不敢追了,直至方山县再未遇险,方山县守将亲自验明身份,已经将姜凯、杨宽妥善扣押,静候处置。”

“……”

百官鸦雀无声。

真他娘猛……

改名叫许不怂算了……

听完这个捷报,百官表情各异,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点头摇头的,不知该怎么形容。

宋暨负手而立,稍微捋了一遍,才确认这个捷报是真的,缓缓点头:

“嗯……许不令这……无愧将门虎子……”

夸都不知道怎么夸。

战场是我家?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来谁捉谁,这让人怎么夸?

想在史书上找个先贤类比下都找不到。

不过不知道怎么夸,总比不知道怎么解决麻烦的好。

太尉关鸿卓心情放松不少,连忙道:

“许世子果然神勇无双,颇有许老将军当年的风采,经此一战,北齐锐气全失,我军必然军心大振……”

“是啊是啊……”

文武百官反应过来后,连忙跟着称赞。

不过能站在朝堂上的,都是明白人,很快便冷静下来,开始分析过后这个捷报的重点。

抓住右亲王世子这么大一条鱼,肯定是有百利而一害的大好事。

但就目前的情况看来,一个世子姜凯,不可能让北齐退兵,还没有实际用处,最大的用处,可能就只有振奋军心。

而且战报上这句‘静候处置’,明显是许不令,在询问宋暨该怎么安排世子姜凯。

杀了肯定不行,没意义不说,北齐直接爆种了,肯定是留着和北齐谈条件。

这个条件,如果让朝廷谈,那肯定是给朝廷带来利益。朝廷也可能活捉了北齐世子,跑去给肃王要两座城池回来,那不是吃饱撑着给自己找罪受嘛。

活捉姜凯的是许不令,随便给点奖赏打发,人家肯定不乐意,加官进爵也不可能,藩王在加官进爵就是皇帝了,这加个锤子。

所以这该怎么处置,还有点棘手,文武百官对视几眼,转而看向了宋暨。

宋暨身为帝王,自然不可能打发叫花子似得,随便给许不令几块布几块玉石,那样军伍就不服气了,谁还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给他卖命。

但没法加官进爵,赏银子许不令不稀罕,赐个公主肃王估计不要,总不能再给肃王画点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