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兄只看到事情的一面想必齐兄也是知道的元末‘赂遗权要、蠹政厉民’的**风气使得各地纷纷反乱最后直接导致了亡国。当今天子正是接受了这个教训实行以猛治国的策略虽然杀戮重了些但是也治理了官吏强化了朝廷的权力我个人认为这几十年大明的繁荣皆出于这个治国方略。(yimixs)•(cc)”

孟飞龙问道:“黄兄以你这样的**大明现在不是正在繁荣吗?怎么你刚才却说‘太平过后不太平’了呢?⑹([(yimixs.cc)])『来[一。米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yimixs)•(cc)” 这话也正是齐泰想来问的便在一旁点头。

黄子澄笑道:“居安思危嘛皇上虽然雄才大略也有事情是想不到的或者说是做得不好的或许迫于他的威望他在位的时候还表现不出来但是一旦有一天他去了就怕祸患就要生了。”

孟飞龙笑道:“真的有那么严重吗?都有什么祸患是皇上也想不到的?黄兄不妨说明白些。”

黄子澄又道:“我自己认为现在朝廷有三大忧患一是朝廷多年来形成的重武轻文的政治体制;二是北方边防沉重的压力三是分封各地的藩王势力的不断强大这三件就像是悬到头上的三块巨石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落下来伤人的危害朝廷不可不察也不得不防。”

孟飞龙心中一惊这黄子澄真的太不平凡了把个大明想得如此透彻只怕就是将相之才了。齐泰眼里放了异彩对了黄子澄道:“真没想到子澄兄想得这么深远小弟自愧不如。小弟也认为文官不封公侯也就罢了但是五军都督都是正一品六部尚书却只是正二品这样也太不公平了。”

孟飞龙道:“体制上的不公平是可以慢慢改过来的只是代价可能就要大了现在文臣在朝中的地方不高决定了他们朝议的时候说话分量就不够长此下去于国于民都是十分不利的。”

黄子澄与齐泰听罢也都点头孟飞龙道:“我是刚从北平回来的边防对大明的压力还是很大的这都是我亲眼见到的在那里起了作用的正是几个藩王想必黄兄是看到他们的力量不断的壮大才有了第三条的想法吧?”

黄子澄道:“当今天子信自家不信众臣这是写进祖训里去的。可是藩王做乱由来已久并不是本朝一代存在的问题只是皇上并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些事。”

齐泰摇头道:“黄兄讲的未必符合事实我想这件事皇上一定是仔细考虑过的可以讲是权衡利弊之后形成的策略。只是人与人不同在当今圣上看来控制这些藩王并不是什么问题所以他才要这样做但是不知道他这个位子传给皇太孙情况是不是还是这样这些藩王都是皇太孙的叔叔他们能服了一个比自己小得多的孩子?”看来他也是同意藩王隐患存在的。

孟飞龙在心里暗自点头心道:“黄子澄锋芒毕露气势逼人这齐泰却是言简意精老谋深算这两个人真的不能小视。”心里这样想了孟飞龙长叹一声道:“小弟认为还有一个隐患是朝廷应该时刻小心的就是河灾小弟是深受其害的。”

黄子澄不以为然地道:“这个比起刚才我讲的三条来就是大巫见小巫了不足为虑。”

齐泰又来与他作对道:“话不能这样说我想飞龙说得有道理既然说的是忧

(yimi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