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地方下去, 结果就被主持人拦住, 说是要问几个问题。

学琴多久?被这么问的时候宿黎愣了一下,要说多久其实他也没个大概的数,只好道:“几个月吧?”

此言一出,台上台下的人不由一惊,几个月??

季铭闻言一顿:“郁哥,你弟学琴就几个月??!”

宿郁回想了下家里的钢琴好像是几个月前搬进来的:“钢琴刚来的时候还被他拆了,好像就是几个月前的事。”

徐老师听到这发言也不知道是不是童言无畏,还是说孩子天真,他没继续这个问题,而是问了一些孩子技巧的事,这孩子能把《风声》弹得这么好,感情是首要,但也不能忽视了他展现出来的技巧。无论如何,这孩子的天赋着实出色,也是难得一见的苗子。

几个问题下来,徐老师大概心底也有了数。

主持人那边已经在预热准备call下一位选手,徐老师见台上的小朋友穿着小西装规矩站着的模样过分可爱,便起了兴致问他:“那小朋友觉得自己能拿几分?”

几分是什么意思?

宿黎还不明白这个比赛的评分情况,仅凭着对分数这个词汇的印象,便认真答道:“及格就好。”

几个评委闻言不禁笑出声,宿黎疑惑地看向他们,难道说错了吗?

他爸爸经常在家里跟哥哥说,分数不用太担心,及格就好。

下台之后遇到来后台的宿妈妈,宿黎不禁问道:“我说错了吗?”

宿妈妈笑了笑把孩子抱在怀里:“崽崽没说错,我们及格就好,在妈妈眼里崽崽永远一百分。”

这一组别的比赛很快结束,等到比赛结束公布分数的时候,《风声》不出意外拿了组别最高分,也就等同于宿黎拿下了这一组别的胜利。但这不是最主要的,而是在结束的这么多首曲目里,徐老师给了《风声》最高分,这让台下来的杂志记者跟观众分外惊讶。

而观众席上的家长们早已到了后台,赞美的话快挤满整个休息室,让其他的参赛选手跟选手家长感到分外夸张。颁完奖后宿家一家准备回家,离开后台时遇到匆匆赶来的徐老师。

徐老师跟家长们表明来意,说是看到小朋友的天赋极好,想询问他是在哪里学习。这一打听,徐老师才知道小朋友是在幼儿园里学的钢琴,而且学琴几个月的说法也不是异想天开,他颇为惊讶,便表明了来意,说是想收宿黎做学生。

宿家父母听过徐老师的传闻,所以听到他要收小孩当学生的时候十分意外,而旁边的李老师也催促着说这是个大好的机会。

宿爸爸道:“但这得问孩子的意愿。”

徐老师笑道:“宿黎是个不错的孩子,他在风声里表达出来的情感十分特别,想来是特别热爱钢琴。”

宿爸爸闻言一愣:“啊是吗?但这件事得问问孩子的意愿。”

徐老师一愣,以往他主动收学生的时候都是其他孩子的家长应下,很少说遇到这种主动问孩子的意愿的家长,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