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之前细细观察。

一个商贾模样的青年站在他身旁, 稍稍错后一步。此人留有两撇黑须, 肌肤白皙,单眼皮,高颧骨,不大看得清确切年纪,身材圆滚滚的像颗皮球,说不出的滑稽,此时正皱着眉头,疑惑的打量着墙壁上这副巨大的海图,语音有些生硬,强调怪异。

“那个……侯爷,请恕在下多嘴,这副海图是何人所作?”

房俊一身织锦棉袍,腰间系着玉带,神情怡然有若游山玩水的世家子弟,全然没有远征高句丽誓要覆灭其水军的腾腾杀气,闻言笑着反问道:“怎么,可是有何处不妥?”

那中年人指着高句丽与倭国之间狭长的海峡,手指一路向上,越过一串稀稀落落的岛屿,最后到了一处探入大海的半岛之处,问道:“高句丽与倭国之地形,大致差不多,可是此处乃是少海之北,常年海面冰封,鲜有人至,这等如此精确之舆图是何人所制,又是如何所制?”

少海,即为北海,亦即是后世的日本海。

房俊并未给出答案,只是轻描淡写道:“此乃军国之秘,无可奉告。”

并非故弄玄虚,实在是没法回答。

这个年代限于船舶交通的落后,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尚处于懵懂阶段,一些气候、地形、环境恶劣之处,根本没有太多的涉及。

北海道仅仅有虾夷人的踪迹,且绝大多数都居住于南部,越是往北就越是人迹罕至,别说更北边的库页岛、千岛群岛甚至于堪察加半岛了,这些地方中年寒冷冰雪覆盖,以此时的生存条件,很难有人类生活。

那青年愣了一愣,赶紧闭上嘴,不敢多问。

这人乃是新罗朝中伊(新罗中央十七等官职第二等)金春秋的儿子金法敏,其父于春天之时被真德女王派遣至长安,请求大唐发兵联合攻略百济与高句丽两国。

唐人从未涉足日本海,故而房俊这次特意派人至新罗联络,行以大唐国书,真德女王便拍了金法敏前来给房俊充当向导。

金法敏乃是地地道道的新罗王族,其母天明夫人乃是善德女王与真德女王的妹妹……

他虽然是新罗人,但无论新罗亦或是高句丽、百济,贵族皆以学习汉语汉字为荣,是以很小的时候便能够说汉话、写汉字,平素更多于唐朝商贾亲近,早已听闻房俊之威名,心中敬畏。

“现在航行至何处?”

房俊并未太多理会这个金法敏,在他眼里,正在半岛演绎“袖珍版三国演义”的三个国家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起初的时候新罗最弱,时常被百济和高句丽摁着摩擦,后来见到大唐磨刀霍霍准备东征高句丽,立即觉察到时机已至,马上派人联络,联合出兵,终于将高句丽和百济打败。

然而等到高句丽覆灭之后,大唐设立安东都督府与熊津都督府,管理原高句丽和百济的土地百姓,新罗觉得大唐压迫太甚,毫无自由可言,偷偷摸摸联合高句丽和百济的流亡贵族还是反唐……

不过是一些出尔反尔的小人而已,自是不必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