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活路,亦可给朝廷带来大量税收,实为一举两得之策。(yimixs)•(cc)”

但这条路其实也并非一劳永逸,还是那句话——人性贪婪,商业的确可以解决无产者的生活问题,但并不能真正消弭掉阶级矛盾。而且商业进度无休无止,当发展至一定阶段,必然出现资本裹挟政治的场面出现,整个国家都将成为资本的附庸……

然而人类社会何曾有真正完美之制度?

古今中外,也不过是在各自的国情之下甄选出一条更为适合自己的道路而已……

马周沉思片刻,赞同道:“虽然商业自古低贱,但二郎你的道理应该是对,今后吾会在治下多多推动商业发展,加以扶持,尤其是那种可以大规模聘请工人的商铺、作坊,试试看能否当真解决贫苦百姓的生活艰难。◆[(yimixs.cc)]◆『来[一.米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yimixs)•(cc)”

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既然觉得这条路行得通,那便会勇于尝试,不怕担责。

毕竟自古以来都将商贾视为贱业,若朝廷大力扶持,难免招致非议,那些清高自傲的读书人予以弹劾必不可少……

房俊提醒道:“扶持商贾的同时,也要制定相应的律法予以约束,尽可能的保障工人利益,在工人的利益与商贾的利益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否则将会衍生无休无止的剥削,使得工人沦为牛马,被那些商贾榨干血汗。”

资本占有劳动力,并不是完全的无给占有,其中有一部分为有给占有,即体现劳动力价值的部分,这一部分就转化为工资。而剩余部分则被资本无偿占有,可以称之为“剥削”,而这正是资本的利益所在。

当工资价值等于劳动力价值时,劳动者就无法摆脱资本对其的控制。倘若离开了资本,劳动者便无法获得其他的货币来源,无法维护自己的生存。

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必须接受资本的控制与剥削。

资本的特质决定了控制与剥削是无穷无尽的,每一个资本都想榨干劳动者的最后一滴血汗,以便在付出同等工资的情况下创造最大的价值……若不能以律法层面予以约束,则工人沦为牛马。

马周当然没读过《资本论》,但他是个聪明人,从房俊话语的启迪当中很快明白其中的道理,郑重颔首:“宝剑有双锋,任何一个政策都有其利弊得失,吾等与朝廷所要做的便是扬长避短,尽可能的优化一个政策的长处,同时压低它的缺点。这件事吾会用心思量,然后奏请陛下,在京兆府治下试行一段时间,再从中观察、查缺补漏,衡量优劣。”

房俊赞道:“宾王兄实乃国之干城,既不面对困难畏缩不前,亦不盲目自信大刀阔斧,而是从实践当中去探寻行事之法,吾不如也,当可为千古名臣。”

古往今来诸多变法,有些成功,有些失败,失败者大多都是缺乏调研盲目自信,一上来便大刀阔斧勇往直前,却忽视了每一样变革必然会与先行政治存在冲突,会损害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最终形成巨大的阻碍,导致变革失败。

譬如商业的快速发展会吸纳更多的流民、百姓参预其中,势必导致种田的百姓锐

(yimi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