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往南气温越高天气越热。自然而然旅途给人造成的困绕便越来越多。

正常情况下从都林到维耶罗那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这一次泰坦皇储只用了十九天便走完全程。可以想见一路快马加鞭还要依靠地方军区封锁国道主线除了皇室车驾和前中后三座近卫军集群任何人都不得妨碍国道畅通。

这一路三座军人阵营和追随帝国皇储的大量官员吃足了苦头人们只在格辛察雅休整了两天然后还是单调枯燥的行军。贵族有马车骑兵有军马步兵就惨了!士兵们私底下议论好在不是去打仗要不然到不了意利亚他们就会被活活累死!这些牢骚话传到皇储耳朵里大家猜奥斯涅怎么说?哦啦!这家伙冷冷一笑嘴里念叨着……要到意利亚还要翻越阿卑西斯山呢!

士兵们再也不抱怨了。

有趣的是就是这前后十九天西大6上的历史学家竟把这段短暂的旅途看作是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的执政初期。天可怜见!他做这个大帝国的最高执政官已经足有两年的时间!

其实史学家的这种说法在逻辑上并无太大的出入而且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泰坦摄政王在上任之初并没有全盘掌握帝国政局他的工作仅仅是驾御军队应付战争整个国家的行政管理体系还牢牢控制在阿莱尼斯女皇和内阁成员手里。

这种状况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因为世上鲜少出现过摄政王不干政不理政的状况。

我们可以把泰坦帝国在第二次卫国战争期间形成的行政机制简要的概括为军政分治。国家日常事务归属帝国女皇和赖以维持各部门运作的贵族文官集团军队和战争事务自然是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和帝国高级军官集团需要操心的事情。因由国家民族的成败荣辱两大官僚集团的关系始终都能保持和谐与融洽但战争过后文臣武将就陷入了互相诋毁互相攻击的怪圈就好像一夕之间便有了杀父之仇。

说到这里我们先得搞清楚一件事。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的执政能力在历来的史料中都被不恰当地忽略了!原因很简单他在军事上建立的功勋完全抹杀了他在政o府事务上的建树。

回顾人类历史。成功的军事家往往是出类拔萃的政治家。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是当之无愧的军事家但在8o3年也就是被人称作“执政初期”的那段日子他在政务上的作为还无法体现出一个政治家应有的素质。

他是第一次在皇帝的位置上看待国家事务这时候以往为他倚仗的军人集团不但派不上用场还在各个方面束缚了他的思路导致他在处理国事的时候总是力不从心。所以。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在执政初期同样没有掌握控制国家行政体系的真实力量他不得不让内阁成员为主的贵族文官集团来把持这个领域他所能做的只是学习、监督说得再确切一点就是于懵懂中摸索做好一个皇帝的正确道路。

说出来可能有些不尽人意但人无完人君主**制度本身也有局限性。奥斯涅不是天生的皇帝他的成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不可避免地要依赖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