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上朝,如果他某一天想和京官一样上朝,就必须事先向殿中盅申请,得到批准后,以飞狐县子爵的身份旁听朝会。

天不亮,杨元庆也出现在已聚集子数千朝臣的承天门〖广〗场上,时至初冬,北风强劲,承天门〖广〗场上寒意森森,四周挂满了大灯笼,在风中摇摆,将〖广〗场照如白昼,此时上朝时间还没有到,大部分官员怕冷,都躲到承天门楼内,〖广〗场上等候上朝的官员并不多,三三两两,低声谈论着最近朝中发生的一些趣闻。

所谓‘天凉好个秋”在这个时候,在官员群集的场所,没有谁会随意谈论朝务是非,万一旁边长只耳朵,被政敌听去,就会成为‘妄议犯上,的弹劾借口,谈论朝政,那只是在书房和餐桌上做的事情。

杨元庆身着刚刚领到的四品绯sè朝服,头戴纱帽,站在〖广〗场一个角落里,百无聊赖地等待着上朝开始,周围的朝官他几乎都不认识,也没有可谈之资。

他脑海里依然在想着今天要发生的事情,武举终审发榜,昨天上午他去殿中监申请上朝资格时,便得到今天的朝议议程,其中第二项就是审议武举名单,今天,他需要在众朝臣面前表态,他心中略略有些紧张。

“元庆!”

旁边有人叫他,杨元庆回头,见是雍王杨昭,他满脸笑容,步履蹒跚地向自己走来,看起来似乎瘦了一点,以前走路都需要人扶,今天居然能自己走路了,这倒是个可喜的进步,旁边的大臣纷纷向他点头行礼。

杨元庆连忙向他躬身施礼“殿下!”

杨昭拉着他笑道:“今天怎么会上朝?”

“我只是旁听朝会,在临走之前感受一下朝会的气氛。”

“哦!那你什么时候离京?”

“初步定在后天,先去郢州一趟,然后直接回大利城。”

杨昭点点头,叹息道你这一走,不知何rì才能再见了。”

“应该不会太久,最多一两年,我还会回京。”

杨昭向左右看了一眼,便拉了杨元庆一下,走到旁边一个僻静处,低声问他:“刺客之事有消息吗?”

杨元庆向四周看了看,尽管他们站在一个僻静处,但旁边的大臣依旧偷偷向这边望来,可以看见他们眼中lù出的嫉妒之sè,杨昭已被封为雍王,即将入主东宫,能和雍王有着这么亲密的关系,着实会让很多人心里不舒服。

杨元庆摇了摇头“很抱歉殿下,刺客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一点头绪。”

杨昭也叹息一声“确实也是这样,仅凭两支箭想找到刺客,确实比登天还难,此事就算了,以后我会当心,不会再让任何人有机会。”

杨昭拍拍他肩膀笑道:“在大利城有什么难处,可以写封信给我,我会督促各部,及时给你们运送物资,还有你家族的事,不要成为负担,在边塞好好效力,早rì得到提升,让那帮势利小人后悔去。”

杨昭的诚恳使杨元庆内心有些感动,他默默点点头“殿下也要保重身体,希望下次回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