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萧慕青、梁启、子缨、古越这四名统帅全部去了漳河附近招收

水军,离开的时候,萧慕青是第一个向王凯去请款的,他倒也没客

气,狮子大开口,直接要了一百万两的白银。一名士卒一个月的军

饷也才区区八百钱,他一下子要一百万两,即使扣掉军械、军资的

费用,也差不多能招收五、六十万人之多。王凯不知道萧慕青要这

么多银子做什么,但唐寅已有话在先。让他全力配合,王凯也不便

多问。从银库里提出一百万两白银,给了萧慕青。

萧慕青心满意足的走了,等梁启、子缨、古越三人再来提银子

的时候,银库里所刺银两已不多,最后三人总共提出来的银子也未

到一百万两,可以说萧慕青一人领的份,相当于另外三人的总和。

风军在漳河东岸大张旗鼓的招兵买马,事实上正如唐寅所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不少宁人听说风军一视同仁,不管是风人还是

宁人,给的军饷都一样,而且还非常丰厚,人们纷纷赶来投军。

萧慕青手中的银子最多,招兵的时候他给出的军饷最多,自然

所吸引前来投军的人也最多。平原军的招兵处人来人往,人流不断

,反观另外三军的招兵处,应征之人稀稀落落,门可罗雀。

在风军大肆扩军的同时。唐寅在青远城倒是十分悠闲,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喝酒、吃饭。他很清楚,己方要想稳住河东的形势

,首先要拉拢郡城内的那些达官显贵们,这些人基本都是宁人,在

河东也德高望重,一呼百应,只有争取到他们的支持,风国才能在

河东长治久安,永保太平。在郡首府内,他每天都会邀清青远城内

那些富贵们前来用宴,不管他愿不愿意应酬,这都是他必须得做的。现在河东已落入风国之手,原本的宁国富贵们也一下子失去了

根基,他们生怕遭受风国的迫害,每天都生活在提心吊胆的紧张气

氛中,能不出门就尽量不出门,而他们的家业又都在河东,想走也

走不了,所以急需要找到新的依附对象,就在这个时候,唐寅向他

们抛来橄榄枝,双方自然是一拍即合。凡是接到唐寅邀请的富贵,

基本都欣然前来,趁着用餐的机会,来和唐寅拉近关系。

唐寅邀请的第一波人是在青远乃至整个河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八家大户的家主,分别是邓平、曹海、彩誉、曾安、萧青、田驹、

董建和袁初南。这八家,是河东的世代富贵。家大业大,基本垄断

了河东的农、工、商。唐寅想要一个安稳太平的河东地区,争取这八家富贵的支持至关重要,而这八家富贵想要在河东继续生存下去。也只能依仗唐寅。

八位家主来到郡首府时,每人都带来一份不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