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笑了出来。

小老弟:“你这,你这……”

他好像就会这两个字儿了。

王一城:“你怎么称呼啊?”

“周建设。”他说:“我来自鲁省,今年一十七,我本来以为我是咱们班最大的,但是没想到还有好几个比我岁数大。”

不过吧,他倒是长得最老。

就很苦。

王一城:“我是东北人,我们离得不算远。”

“东北的?”一个瘦瘦的小伙子说:“你不是在首都住?”

王一城点头:“是啊,但是我是东北人。”

小瘦子挠挠头,有点不懂,问:“你租房啊?”

王一城:“不是,我家在这边有个房子。”

他没说更多了,笑着说:“你们是怎么住的?几个人一个寝室?我下学期也要过来住了。不知道到时候怎么安排呢,宿舍条件怎么样啊?住着方不方便?”

他这叭叭叭一问。

搞得周建设和小瘦子都不知道先回答哪个好了。

周建设:“我们是八个人一个屋子。”

王一城又问了几句,点头:“那我休息的时候去寝室找你们,你们可不能赶我走啊。”

“不能不能。”

王一城的自来熟,让人招架不住。

“王同学你原来是做什么的啊?上班吗?”

王一城点头:“对,我原来在收购站做采购员。”

这话一出来,倒是让人恍然大悟,怪不得能叨叨。

王一城跟周围几个互相认识了一下,大概是因为王一城多少有点社牛属性,没一会儿,几乎是摸清了每个人的名字。他笑着说:“咱们班首都的还挺多。”

“那是啊!”

一般外地的拿不准不敢报,本地倒是自信不少的。

别看第一次恢复高考不限制年纪,但其实真的考得好大部分还是年纪不算大。毕竟年纪大的把书本放下的年头太多了,复习起来更困难。

他们班就有好几个都是应届的。

他们中文系,他们是学文学的,隔壁学新闻的,扩充录取了一次,都没有超过三十岁的。所以王一城这样三十四岁的,真的算是年纪大。不过王一城自己不觉景儿。

呐,他如果好好保养,活个一百岁,那么现在不是还很年轻?

人啊,心态很重要!

懂伐?

心态!

王一城这边一会儿功夫就跟好几个熟悉了,像是鲁省的周建设,这位是在文化馆工作的,已婚,媳妇儿是他同事,家里两个孩子,大的七岁,小的四岁。

还有小瘦子,他就是应届毕业生,本地人,今年十九,叫陈娇。

男的,陈娇。

他似乎对自己的名字也有点愁,再三说:“你们叫我瘦子就行。”

第一次见面,他就知道了,这人本来是要叫骄傲的骄,结果报户口的时候写错了,写成了娇艳的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