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了,不算稀奇。可是,很多三农主播都是带粉丝们逛自己家乡的农村大集,没人像卫昇公司签约的这些职业小贩一样,风雨无阻的,跟着郎山当地的风俗习惯,挨个乡镇的去赶场哇!(yimixs)•(cc)

方成从培训班里薅出来的第一批“线上流动摊贩”,每一个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色。

❉兰拓的作品《我把过气综艺做成了扶贫专线》最新章节由?[一#米小说]?全网首发更新,域名[(yimixs.cc)]❉『来[一#米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yimixs)•(cc)

有自产自销、祖上几代人都在做豆腐的,现在除了摆摊卖豆腐之外,还在线上直播卖加工好的霉豆腐、臭豆腐和豆皮、腐竹什么的。

有跟人学打铁做铁锅,被拼夕夕廉价铁锅挤兑得差点失业,又因为纯手工生铸铁锅这门手艺,重新在直播间实现再就业的铁匠。

还有做藤编的,撑船打渔的,开小作坊做正宗农家红薯粉的,祖传酿造米酒的……这些人在团队的运营下,就像把自己的日常生活搬到了网上。于是,关注了这些账号的网友们,就跟追连续剧一样,看着这些平凡的乡民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是在摆摊,就是在摆摊的路上。

至于直播带货?

不好意思,依然是熟悉的画风,主播把手机一架,自顾自的摆摊做买卖,直播间的家人们,麻烦自助下单,产品咨询请留言……

这一次,方成他们打造的就不是社恐式的IP了,而是完全生活化的个人IP,没有剧本,没有卖惨,就这么直白地把三岔岭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拍成视频。

在这里,粉丝们能看到一个普通乡下手艺人一天的生活,感受到他们生活的艰辛和偶尔的小幸福,看着他们也在为儿女的学习发愁,夫妻俩为了能多赚点钱,白天摆摊,晚上回家打包发货……这些直播间里卖的东西,很少有代加工的,大都是当地老百姓自产自销,每一件都是他们亲手打包发出去的。

这么说吧,吃过三岔岭的辣椒面和红薯粉这些土特产的,基本都成了死忠粉,无限回购有木有?

尤其是三岔岭的辣椒面,看着平平无奇,可吃到嘴里就能发现,这个辣椒面,一定是用正宗山地栽种的露天辣椒做出来的,又香又辣!拿来做辣椒油,拌面拌饭、做凉拌菜,好吃的不得了。

还有这里的红薯粉,没有加什么奇奇怪怪的黑科技,就是纯红薯做出来的,虽然价格比别的直播间卖得贵了点,但回头客特别多!这年头,想买点正宗的农家土货也不容易啊~

最重要的是,在方成团队的严格品控下,这些做生活号做起来的主播,绝对不能搞什么“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公司给他们定下了严格的规矩,要么你就卖自家的农副产品,要么就带货卖公司选品的产品,不允许私下接品牌带货。

这可不是卫昇想吃独食,压榨旗下主播。

主要是现在直播带货这一行水太深了,就连他们这样的专业选品团队,有时候还会被坑呢,道歉信都不知道出过多少回了,更何况毫无选品经验的自媒体账号?

这些短视频账号能做起来不容易,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在三岔岭这一带,但凡在卫昇团队的孵化下,做到了几万粉丝的账号,每个月的收入,都比得上他们全家

(yimi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