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

怪不得《唐书》里记载,前唐王玄策,出使这天竺地遇袭,便从邻近属国征召了几千人马,便在当时偌大的戒日帝国境内扫荡一般呈威,号称“远近城邑降五百八十所”。

最终带回长安的战利品则是“虏男女万二千人,牛马三万余头匹”。

战利品应该不会造假,毕竟可以是属国所送,但天长路远,带回这许多战利品也是确实极为不易。

可所谓“远近城邑降五百八十所”。

刘大方开始还以为是在吹牛,根本不信。

随圣天子出京前,刘大方也是好好做了功课,《唐书》里事关天竺的记载都认真研读过。

但里面很多内容,他都认为荒诞不经。

可现今,算是开了眼,就算功劳簿夸张了一番,但刘大方也觉得,其实也很正常,毕竟所谓城邑,大多都是小村落,天竺人喜欢投降不喜欢血战的以及一盘散沙各自为政的风格,他现今也已经麻木。

就说这摩腊婆领主,就在拱火,看样子巴不得希望,这支齐人武装能去进袭遮娄其国,一来算是驱虎吞狼,齐人失败的话,自也无暇再觊觎他土地;二来齐人获胜的话,他也可以趁机分一杯羹,抢掠些土地和奴隶。

刘大方,倒是信心满满,这三千飞隼团,击败遮娄其人,当不在话下。

不说别的,这三千飞隼团中,可是有百名从殿前亲军中挑选的最精锐勇士,各个都是以一敌百的悍勇之卒,就这一都精锐中的精锐,都够天竺一个小小诸侯受用了。

更莫说,还有几百头可以吓得人神魂魄散的巨象。

至于其余鬼兵,也都是选的身体比较强健的,加之这段时间的突击训练,作战素养应该比本地天竺兵高出几个档次,拼凑的军械,对天竺奴隶兵来说,也算是装备精良了。

总之,刘大方眼里,次战必胜。

他说得唾液横飞,陆宁只是品茶微笑。

在座的还有飞隼团名义上的指挥官窦神宝,以及副官团练、团佐康保裔,随军商人东海百行的小掌柜刘掌柜。

此外还有通译刘泎,毕竟他也算是和天竺人打交道的重要人物之一,战略方面,令他心里有个谱,做翻译时便心中有数。

如果是两军对垒的具体作战方案,窦神宝心中有数,但战略问题,他就没什么谱了,有时候心中所想,总是和主人要做的事相悖,干脆也就懒得再动脑子。

刘泎一个通译,更没说话的份。

康保裔,也来自殿前亲军,本是殿前亲军的都头,对文龙图的身份,他心里多多少少有点底,但没人对他说过,他自也不敢心下坐实圣人的身份,毕竟其中牵涉太大了。

此时端坐着,康保裔也是沉默不言。

至于刘掌柜,就更不言语。

在大齐军卒进入天竺腹地后,也时常东海百行的随军商人随行,倒不是售卖军需,而是将大齐商品销往那些腹地的庄园城堡,同时考察当地矿藏山产之类,搜刮更多的本地珍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