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具体执行次序我在这说一下,实在记不住的最好写下来。

第一批冲滩由控鹤第二厢第一军负责,发起信号为朱色旗.........”

.......

当天,史从云在树林里交代好所有的进攻计划。

众人随后返回营中,告知将士们,全军开始厉兵秣马,准备第二天的大战。

第二天一早,太阳初升,军中的伙头兵起了个大早,开始埋锅造饭。

等到正午,众多将士起来之后都开始检查甲胄兵器,准备今天的大战,正午不到,诸军开始提前吃饭,而且今天各军都加了肉,让将士们吃饱,打仗更有力气。

太阳逐渐升起,所有人都紧张的盯东面的江面,因为作战的第一步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司超的水军发起进攻。

史从云也在众多亲兵护卫下来到三江口东面的江边,登上一处高坡,遥望整个江面,

此地可以看到全局,众多旗手带着各色旗帜跟在他身边,从这个位置打出旗帜,整个江边都能看到,这时就可以用旗帜作为信号了。

李处耘,王全斌等人都已经去江边带领部队去了,此时江心还游弋众多武平水军的船只,他们大多靠南岸,并不敢靠过来。

史从云不去乘船指挥使因为风险太大,风帆和人力是无法对抗大自然的,并不像后世的船那样想怎么开就怎么开。

历史上曹操曹丕都热衷于在跨长江进攻吴国,曹操没什么进展但也没那么丢人,曹丕举国之力打了好几次,最丢脸的一次就是在长江上吟了首诗,然后风就把船吹到长江南岸去了,战还没打,惊魂未定的曹丕差点成了俘虏。

足见长江不是人能掌控的,他要是也在船上被吹到对岸,那可就麻烦大了,战还没打,主帅投敌可还行。

他也一直看着东面。

正午不到,东面天际开始出现大片船帆的影子。

司超的水军来了。

随着船只逐渐靠近,江面情景逐渐清晰起来,大概一刻钟后,密密麻麻的船帆完全遮蔽远处的江面,数百艘周军大船完全露出其张牙舞爪的狰狞,向着三江口方向靠近。

对岸哨塔上的士兵也发现了远处的情况,匆匆爬下楼梯去汇报,史从云看得清清楚楚。

水军算是他的杀手锏了。

对岸开始向着江中打出旗语,也有人在对着江里的船大喊大叫,他们说什么史从云没听清。

不过江面的武平船只很多,也有数百,密密麻麻延绵数里,这样的喊话不足以让他们反应过来。

等到周军大船连成一片出现在东面江面时,已经完全封锁水面,向着他们这边开过来。

周军冲船在前,前方都是巨大的尖锐撞角,后方是高大的齐云战船,直向三江口附近的武平军冲过来。

武平军船多,但多是小船,面对这样的阵势,前方不少小船吓得掉头想要往后跑。

可后方数里外的船根本不知道什么情况,没有任何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