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08年《地方选举法案修订版》经叶昭签发之后,帝国渐渐形成了现今极为成熟的管理模式,一种不同于英国、美国的强力中央集权的民主模式。,

而同样有着浓厚国家主义传统的法国,已经全面向中国学习,建立了大区、省、市镇三级地方政府建制。大区专员、省长、市镇议长的产生无不采用中国模式,甚至取消了三级地方政府行政上互不隶属的独立公法人资格。以确保中央政府可以更好的调控整个国家的资源。

庞大的东方帝国,已经渐渐成为文明世界的另一个标杆。

戴河县北戴河镇毗邻戴河夏宫,帝国第一条高速公路,夏宫戴河机场高速路便从北戴河镇穿过,小小城镇更是戴河火车站所在,每年来戴河游玩的外地市民极多,不仅仅是旅游,更多的是为了能远远的看一眼大皇帝居所,已经退位的大皇帝,仍然是所有帝国国民的精神领袖。

北戴河镇人口万余名,追根溯源的话自然都是外来移民,实际上这些年北方城镇的主体都是外来移民,不似南方某些城镇,仍存在大的宗族,不过这些年随着财产所有权等法规的明确,各种新思想被乡村居民接受,在南方宗族色彩也渐渐褪去。

今日的北戴河镇中心广场聚集了几百名居民,一名王姓议员站在广场中心,声嘶力竭的演讲,抨击北戴河镇议会刚刚通过的《公共卫生条例》,认为该条例收取本镇居民额外的垃圾处理费用属于违宪行为,和国家法律精神相悖,而且本镇外来游客极多,国家财政拨款中已经有特别的公共卫生款项,镇议会仍然将额外费用摊派给本镇居民,是裸的掠夺。

王议员呼吁市民们在自己的“万民请愿书”上签名,上书县政府,敦促县府和县议会禁止该条例生效。

税收、各项收费、公共建筑这种涉及市民自身利益的话题,是议员之间、政党之间互相抨击的不二法门。

北戴河镇议会共有24名议员,其中超过半数为进步党议员,议长范长庚自然也是进步党人士,同时也是本地有名的士绅。

帝国各镇镇长大多数为本镇市民,实则如此本身就是最好的监督,镇长的亲属以及其朋友以前从事什么行业,有多少财产。镇长履任后这些人又是什么境遇。本乡本土的,自然明镜一般清晰,谁敢越雷池一步定然被镇上的政治对手大做文章,清清白白的还不时被对手利用小伎俩攻击呢,一旦被人抓到把柄,往往就是万劫不复。

而在帝国政治架构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晋升制,镇长做得好,并没有人会把你提拔到县长的位子,所以许多镇上士绅只要不被选下来。可能会当一辈子镇长,兢兢业业的为全镇居民谋福祉,也为自己及后人留个好名声。

当然,也有许多士绅在本镇博得巨大声望后。便去竞争省议员、市县议长甚至省议长,这种“晋升”不以上层建筑好恶来评定,而是全凭你自己以及竞选团队的努力,当然,政党的归属也是决定你政坛之路的重要因素。

现今帝国渐渐形成了两党独大的格局,民生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