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好的本子上。

等全文或者一整段自己翻译完毕并写好后(yimixs)•(cc), 再对照买的资料书的注释仔细做比较、修正。

同时➯(一米小$说)➯[(yimixs.cc)]『来[一米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yimixs)•(cc), 为了防止我们这些调皮鬼偷懒不照着她的要求来做,她还会不定期要求语文课代表陈涛收大家的翻译笔记本,亲自批阅。

就我个人而言,我很喜欢学文言文,也很享受这种能把整篇文言文用自己的话翻译出来的成就。

而且,一但完全自行搞懂整篇文言文的意思,背诵、默写以及翻译便都不在话下。真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但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班上那几个“老油条”总有变着法偷懒的。

有故意抄一句漏一句的,也有干脆不写的,还有借口说本子落在家里的。

更有甚者,还有在文言文翻译本上故意不署名写一些过激的话语“讽刺”段老师的,例如,李小志同学。

段老师一向有风度,她总和我们讲,响鼓不用重敲。故当时也只是口头说了几句,并没有指名是谁如此不尊重老师。

但班主任后来知道了这件事,那根和我“亲密接触”过的竹根条,再一次发挥了它的作用。

果不其然,不认真完成语文作业以及“犯罪”最严重的李小志同学加起来总共六个,就这样在“贺大人”问罪后,让他们在“刑场”(讲台)上罚站,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每个人赏了4鞭子,由于李小志不尊重老师,情节最严重,赏了十鞭子后,还顺带叫他把桌子搬到教室最后面右边那个角落里,不对这些调皮鬼们施以惩戒,难以正班级学风。

经历这次大型整顿后,再也没有人敢对文言文翻译作业有所懈怠与不敬了。十分神奇的是,顺带着连语文课上也再也没有人敢说悄悄话了,都温顺得和一只小猫一样。

但是,哪里有男生,哪里就有瞎折腾。

一个星期后,班级里突然就传出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道行太浅,斗不过灭绝师太,心服口服”等风言风语。

也不知道是哪个崽崽胆子忒肥,给段老师取了一个“段师太”的称号、还有怕被“贺大人”逮着挨揍的,索性叫“灭绝师太”。

当听到这些的时候,我眼前飘过一串省略号。

……

我只能在心里默默感叹:这些熊孩子是真的太调皮了,就算段老师名字里带个梅字,对我们的作业要求严格了一些,你们也不能就这样乱取外号吧,况且上次不认真写作业、还有不尊敬她的事情确实是我们做学生的错呀。

不过,我对“贺大人”向来听到犯错当事人逮着就是揍一顿再说,心情好一点再问为什么这么做,不好就直接省略的作风一向也是很有意见的。

虽然我年纪不大,懂得道理也不是很多,但我坚定的认为,只有坐下来沟通才能解决问题。

凡事只有问清楚了为什么才能对症下药,拔草除根,同时把伤害降低到最小。

当然,这些都是我在书中看到的,加上从小到大我也没有被我爸妈棍棒教育过,便对这些道理深信不疑。

在开学不到两个星期,我在经历了“打”与目睹其他同学被“打”之后,若有所思的在日记里写下来这样一段话:“‘取外号’这种行为也只是他们找到的一个情绪发泄口罢了,并没有太大的恶意。算了,看在他们被老贺揍了这件‘同病相怜’的事情上,我就不和他们计较吧。不过我确实对一件事十分费解,为什么老贺那么喜欢指着结果先教训一顿再说,很少问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如果放大到家庭,为什么有那么多严父也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女的呢?纵使是小时候和村里的小伙伴一起玩耍,几岁大的毛孩子有时候在一起斗嘴或是打架了,他们的父母总是上来就给对方赔礼道歉,对自己的孩子上来就是一顿痛斥或是直接拎回家竹棍条伺候。却很少问他们为什么吵架,很少问他们为什么打架。这个问题我不明白,年龄再小也有被尊重的权利,可怜的我们就在这样环境里长大的。我们的感受很少被尊重,很少有家长能有耐心听你把事情多来龙去脉讲完。然后做错事的我们就被打了。打我们的时候不问我因果,我们被打了也不知道对错,只是知道不能反抗,反抗会被打的更凶,然后就开始一味顺从,乃至屈服,教师在我们乡下是知识与文明的代表,很有地位,毕竟世界是文明征服了野蛮。果真,农村是贫穷的,这种穷是那种思想上的野蛮、教育和沟通方式的落后。”

或许,没有挨打过的青春不叫青春吧。!

(yimi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