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门下,而他也很乐意收编一些人手,两人一拍即合,如今连晋王在朝堂的残余实力都收编到了手下。

常志几人自然连连点头,脸上对满笑容。

牛一郎双目微微眯起,这郑裘不同于汤延,郑裘不仅有圣眷,更是与皇后同族,可以说,在内阁最稳固的除了傅沥就是他

牛一郎要弹劾常志如今就必须面对郑裘,这位敢跟高崎顶牛的阁老,即便牛一郎背后有傅沥傅明正也难免心里发憷,开始犹豫不决起来。

“牛御史卫中丞,年轻人要谦虚谨慎,不要好高骛远。” 郑裘与几人又续了几句,刚刚转身便好似忽然瞥了牛一郎卫樵等人一般,一脸温和笑意的走到几人身前,看着牛一郎卫樵道。

牛一郎听着郑裘训诫般的话语,神色微有难看,随即躬身道:“是,多谢郑阁老教诲。”

郑裘神色淡淡的点了点头,转身向屋内走去。

待几人离开,牛一郎脸色难看的深深吸了口气,目光盯着黑幽幽的内屋,低声道:“立远,咱们的计划要变一变了。”

卫樵看着常志几人长舒一口气,看着他们冷笑的神色,似自言自语道:“不用变。”

牛一郎一怔,微微皱眉道:“可是郑阁老不容易得罪。”

卫樵眼神若有深意的淡淡一笑,道:“咱们按照计划来,慢慢煮。”

牛一郎心里一动,转头盯着卫樵道:“立远,你是不是听到什么了?”

卫樵笑着,道:“牛大人,没事多去内阁走走,傅阁老也很想了解我们御史台的情况。”

牛一郎一听便明白了卫樵的意思,点头笑着道:“嗯,这份情我记下了。”

两人正聊着,上朝的钟声蓦然响起。从内阁屋内,依次傅沥,高崎,李元芳,常颂,郑裘,周真,傅明正列队而出。而后面的六部官员也立即列好队,跟着出门。

高高的龙椅上,文正皇帝威严肃穆,双目森严的盯着下面的朝臣,神色面无表情,甚至比平时多了一丝冷意。

这让本来就因为汤延致仕而恐慌莫名的朝臣心里不免又是一跳,纷纷小心翼翼,屏气息声。

还不待朝臣开口,文正皇帝阴沉沉的声音便沉着有力,带着丝丝杀气在殿中缓缓响了起来“朕先说三件事,第一,南方不稳须大将镇守,第二,汤延致仕郑王周真接替,第三……匈奴已派出使者来我大齐,不日便到。”

众人一听,心里纷纷呼了口气。

皇上因为这三件事生气自然就找不到他们身上了,第一件事,那是直指晋王的,谁都知道五州乃是南方祸乱之源,只要五州在,南方就难以稳定。第二件事,汤延致仕可能是受皇上不待见抑或者受晋王拖累总之与他们无关。第三件事,匈奴来使那肯定是为了明年春夏大规模侵犯来探底了。

文正皇帝看着下面朝臣的表情,眼神里寒意又浓了一分,沉声道:“诸位臣工,谁有话说?”

朝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有说话。第一件事就太过敏感不能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