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牛羊(非餐桌上的)。

直到返程的时候, 安安困了蜷在她怀里睡过去, 姜沃才有空问起崔朝:“骆宾王在国子监如何了?”

姜沃与卢照邻商议过,这一年不令骆宾王参加贡举,而是把他先放到他口中“很看不惯”的国子监里去待两年。

姜沃很直白:“若他连现在的国子监也待不住,朝堂就不必待了。”现在的国子监,可是有崔朝去做六学‘校长’,能够随时照拂他提点他的。

若是骆宾王依旧只有锐才以及对时事的不满书愤,但无与同僚相处保住自己的本事。姜沃就打算只把他放到弘文馆中去做文章。

卢照邻经过那一回螃蟹宴,对此安排也持赞同观点。

崔朝闻此问就笑道:“挺好的,国子监内大儒甚多,他做学问如饥似渴,是个真心好学之人。”

“就是偶尔会与看不惯的勋贵子弟‘辩’学问。旁人也辩不过他,最近还刚惹到了几个国公府出身的国子学生员。”

崔朝把‘辩’字读的重了一点。

姜沃就知道,骆宾王估计又做文章讽刺人家了。

崔朝继续道:“惹到旁人也就罢了,京中国公府原多。只一个要紧的——英国公长孙李敬业也在其中。”

姜沃:……

崔朝见她无语,还以为是对骆宾王的大胆无语。

确实。

崔朝也觉得骆宾王实在有点太猛了,虽说京中国公府多,但英国公李勣绝对是最不能惹的那个。

姜沃不由问道:“上次大将军还与我提了一句,把长孙安排到太仆寺去了,怎么转头又进了国子学?”

崔朝道:“大约是我去国子监做司业的缘故——是李敬业的二叔李思文,将他送过去的。”

姜沃想起旧事:“是了,早些年,你就与英国公府有来往。”

早到晋王时代,李勣大将军刚回京开始靠拢晋王时,就令其次子李思文与晋王曾经的伴读崔朝多来往些。

姜沃自己与李勣大将军关系不错,崔朝倒是跟他家人关系更好。

在姜沃缓了缓微妙心情后,就跟崔朝道:“那你还是要早提点骆宾王一二。”要是真得罪了英国公,真没人保得住他。

李勣大将军是那种内敛低调,很少与人结仇的谨慎人,但……一旦真的结仇就绝对会弄死对方的果决狠人。

详情参考薛万彻。

崔朝笑道:“我瞧着更像是年轻人斗气——你放心,我会把控的。”

又道:“说来,李敬业的性子是不太像英国公,有些骄狂而目中无人。”

“国子监内捧着他顺着他的学子太多了,便是为了他好,也缺一个骆宾王这样的人磨一磨他。”

“六学内的学子,彼此常斗诗斗文。”

当然,主要是因为国子监内不许斗殴,这些少年人火气重的话,只好写文章彼此搞文字攻击。

但……

论起骂战,李敬业,加上追随他的几个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