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尚书阎立本, 已年过七十, 去岁也曾上奏疏以年迈请辞尚书位。”

工部尚书?

太子的意思,竟然想让她去做工部尚书。

姜沃心内失笑:这是什么只让人干活,不让人吃饭的行径啊——权力不能掌,事儿你得继续去做。

说来,她并非不愿意做工部尚书,掌天下百工,正好专门培养下技术人员,搞一搞研究工作。

但她不能在太子和东宫一脉的掌控下去做工部尚书!

那就是两个字——白给。

她又想起那句‘若真是如此,那宫中佛堂里的乐善好施佛,岂不是都要下来,换她去做。’

但面对皇帝,姜沃当然不能说出心里话。

她只是凄然一笑:“陛下,东宫宽仁惜才之心,臣心中感念至极。”

“只是陛下有令皇后摄政之意,臣若继续留在朝中为尚书要职,岂非又生出事端。”

这么多年来,姜沃第一次跟皇帝真正打起了感情牌。

感情牌这种绝杀,一般不用,用就要用在刀刃上。

姜沃望着皇帝道:“陛下知臣,臣知陛下。”

她甚至第一次换过了称呼:“我自年少失父母双亲,若非文德皇后恩典,接入宫中抚养,只怕早就幼年夭折了。”

“我长于掖庭,看到的都是皇城四面。”

“后来先帝许臣入朝,才有机会离开这皇城。”

皇帝认真听着她的话:说来,他与崔朝常有朋友论交之谈,然而跟姜沃,确实这些年只有君臣之言了。

大概,只有卸下宰相之位,她才会说些真心话吧。

皇帝就听姜沃继续道:“只是这些年下来,无论是长安、洛阳、并州、泰山……臣虽有幸随圣驾去过许多地方,但也都是当地官员提前精心准备好的行程,是想让陛下看到的一面。”

“陛下,凡我大唐臣民,一世所愿,必是大唐社稷安稳,百姓安居乐业。”

她语气极为诚挚:“庙堂之高,朝臣们再用心,一层层庶务禀上来,必也有许多走了样的事实,看不见的弊政。”

“所以臣想要亲眼去看一看这江山天地,亦是替陛下去看一看。”。

姜沃说的绝大部分也是真心话。

好多年了,她或许终于有机会,能真正走出去看看这个大唐。

不再只从别人的口中信中听说,而是能身至吐蕃的娘子军、占城稻的田垄、倭国闪亮亮银矿,各地的女医馆……

必然能给她更多的灵感和未来努力的方向。

“求陛下允准臣出京。”

皇帝半晌无言。

姜卿这番话,不但没有丝毫怨怼不甘,反而一派平静坦然,甚至露出一种带着期盼的微微欢喜。

似乎她毕生所求,都是只要对大唐好,对他这个皇帝好,就够了。

是啊,为什么不够呢?

她连自己的家族子嗣都没有啊,最接近她孩子的,还是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