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林归一开发anc软件的时候,确确实实希望通过anc软件获取经济利益。同时,南林归一也不会放弃利用anc软件,获得一些灰色利益。

比如说,anc软件里面嵌入了完整的异步并行计算系统!

一旦用户安装了anc软件,便自动安装了异步并行计算系统,用户计算机的计算力,将被异步并行计算系统收集。

虽然异步并行计算系统收集的异步无序计算力,在利用方面来说,并没有统一有序计算力的作用大,但掌控更多的计算力,难道不好吗?

至于将异步并行计算系统隐藏在anc软件里面,会不会被发现?

不好意思!

按照南林归一的设计,异步并行计算系统完完全全融入了anc软件的源代码之中,根本不可能被发现。另外,即便是异步并行计算系统收集用户计算机的计算力,也不会被发现。

首先,南林归一编写的异步并行计算系统,在巴特勒的控制之下,拥有非常高的逻辑判断能力。如果用户需要计算机高性能发挥的时候,巴特勒便不会收集用户的计算力。

假如说,用户不需要计算机的高性能呢?

现在的年代,计算机的性能已经非常强大,以今年intel发布的桌面平台中央处理器i5-2500为例子,作为一款四核心四线程,主频频率高达3.3-3.7ghz的强力cpu,对于普通人而言,在日常使用之中,很难让它工作在超过20%以上的效率。

除非处于测试环节,用户在测试cpu的极限性能,或者是在一些极端环境的情况下,才会造成cpu工作效率超过20%。

日常上网聊天,玩网络游戏等等,使用率根本不会超过20%,甚至是10%!

如此情况下,假如说保守一点,隐藏在anc软件内部的异步并行计算系统,完全可以撷取一部分计算力,悄然的离开。

比如,异步并行计算系统抽取anc用户整体60%的计算力,为用户预留了20%,用户自己用了不到20%。那么,这种撷取计算力的行为,根本不会被用户发现。

对于计算机技术高手,甚至是互联网技术相关企业的用户来说,哪怕他们无法发现异步并行计算系统,抽取了一部分计算力,但他们可以检测到异步并行计算系统在抽取计算力时,造成的异常数据流。

简单来说,异步并行计算系统虽然很厉害,但总要连接上巴特勒才能正常工作吧?

既然存在网络连接,既然存在数据沟通,便一定会产生数据流动,也就可以被检测到。对于计算机高手而言,想要检测到数据流的存在,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甚至,一些软件,提供了监控数据流的工具,以便于普通用户查看自己的网络是否正常。例如夏国的某个互联网大公司,便提供了一个管家软件,其中有一个网络流量监测功能,便可以让用户清楚的看见,计算机正在下载与上传的数据流量速度。

如果用户什么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