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李世民若有所思的表情, 青霓在心里偷偷比起两根手指。

耶!补丁成功!

山鬼不是只能看到一个未来, 祂仅是不希望生活变得没有意思,刻意控制自己不用神通去了解。

“我有些好奇,秦王选了谁作为贞观年的第一条龙?”

她当时只说了封德彝的寿命,以及提一下这是个当间谍的人才,具体向哪个势力出手,青霓是半点没掺和——毕竟自己知道自己的事,她懂个屁的战略,李世民要是心动了,让天策上将来思考这事,难道不比她“点兵点将点到谁就是谁”强?

李世民:“吐谷浑,我让他去吐谷浑了。”

山鬼“哦”了一下,轻描淡写,“那我等吐谷浑并入大唐后,可汗到来长安时,再关注他脸色如何。数年时间,也就我平日山间打个盹儿。”

*

“数年时间,也就我平日山间打个盹儿。”

李世民听得鸡皮疙瘩从胳膊上冒出来。

长生种,可以无所谓光阴。

他还年轻,正值壮年,无法体会到始皇帝听见此话时的火热与向往,这一刻,他更多感悟是——

山鬼,的的确确能因为无聊,做出搅动天下大势的事。

于祂而言,朝代兴衰的震动,或许也不过是夜半山间翻了个身。

*

结果都出来了,六部尚书自然放下了讨论。

民部尚书裴矩盯着上首不太看得清面容的两位大人物,眯了眯眼,挪步到萧瑀旁边,低声:“宋国公,你说,陛下在和山鬼谈论什么?”

萧瑀摇摇头,又板正着脸说:“不可窥伺帝言。”

“你这人……”裴矩一皱眉,又一舒缓,“也幸好遇到的是当今圣天子。”

那句“如此不会说话”,看在同僚的面子上,裴矩也没说出口让他难堪。

萧瑀客气地笑了笑,实际上满脑子困惑。

裴尚书……在说什么?

巧在这时,陛下说话了,“萧卿。”

确认了是在叫自己,萧瑀垂首,躬身行礼,“臣在。”

李世民好奇:“朕都不曾发现封伦真面目,你是为何毅然选择他?”

“封德彝是个小人!”

萧瑀也不管别人听到这话心里头怎么想,他素来性情耿直,言词简括直率,“陛下,臣仍是尚书仆射时,与封德彝私下商议政事,每每都能达成一致,可见到陛下后,封德彝却当着陛下的面,出尔反尔。”

比如,这个政事是打不打突厥,萧瑀觉得国库现在还不丰盛,暂时不能打,和封德彝一说,对方也认为不能打。这一合计,就一起去上告陛下。

结果,等到皇帝面前,萧瑀说了不能打,封德彝就高声说,打!必须打!不打不是大唐人!

皇帝觉得后者说的话更合自己心意,对于那个意见不一致的人印象就不太好了。徒留萧瑀在旁边傻眼。

这种事情还不止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