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话音),快些子,人家姑娘都该等急了。”

梁桂芬敲了敲卫生间的门,催促儿子动作快一些,今天可是孩子他大姑给他介绍的对象,那姑娘听说模样长得好,个子也高,她一看照片心里头就欢喜,可不能因为儿子去的迟了,就坏了人家姑娘心里的印象了。

趁等儿子的时候,梁桂芬自己也赶紧照了照玄关处的落地镜,为了相那个媳妇,她特地花了八十多块钱去烫了个头发,以前她可舍不得,还有今天她身上穿着的这件旗袍,是她当初结婚时她男人给他买的,那时候所有人的工资都七八十,这件旗袍,足足花了那憨子三百多块钱,料子极好,全县城估计都很难再找出第二件来。

梁桂芬摸着衣服上刺绣的牡丹,看着不远处挂着的黑白照片,眼眶有些泛红。

晏褚打开卫生间的门,出来看到的就是这一幕。

“妈,你别难过了,我长大成人了,马上也要结婚给你抱孙子孙女了,爸在九泉之下知道,也该开心了。”

他从餐桌那拿了一张纸巾想给妈妈擦脸,却被梁桂芬拒绝了。

“今天妈描了眼线呢,别给擦糊了,妈自己来。”

梁桂芬摆了摆手,她这不是激动吗,可不是难过。

“我儿子可真精神,和你爸一模一样的。”

梁桂芬看着儿子今天的打扮,格子衬衫黑西裤,衬衫摆系在西裤里,腰上系了一根黑皮带,多干净利落,和他爸当初的打扮也没啥区别。

当母亲的看孩子自然是怎么看怎么好了,还是老观念的梁桂芬可不知道,西装摆系高腰西裤再来根皮带,在年轻人看来,是多么土多么俗气的打扮。

晏褚知道,但他似乎并没有要改变的意思。

母子俩准备好了,将家里的钥匙系在了晏褚的皮带上,然后就一脸期待的去准备赴今天这个相亲宴去了。

别看前面说了原身的四点普通,在这个小县城里,还有一点,是他比别的很多同龄人都强的,说起这个,还得提起原身的父亲。

原身的父亲是一个比较有头脑的男人,在八十年代初,就有远见的辞掉了业绩日益下滑的机械厂的工作,选择用家里的积蓄,开了一家音像店,生意很是红火。只可惜,再一次交通意外中,由于对方司机的疲劳驾驶,导致坐在朋友车上的晏父当场死亡。

那个卡车司机家境还算殷实,加上那家人也不想自己儿子判太多的年的牢,赔梁桂芬二十万,那时候晏褚才三岁。

八十年代末的二十万,那也是很值钱的,梁桂芬不懂什么叫理财,她买下了丈夫开音像店租的铺子,又在商品房刚兴起的时候给儿子买了两套房子,一套自住,一套留着出租,剩下十二万,梁桂芬一直都给儿子存着。

眨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了,音像店的生意早就因为不景气关掉了,可是老街拆迁,那件铺子的换成了后来新建的大商场的其中两间商铺,在这样没什么大开支的小县城里,光是靠着铺子和房子的租金,母子俩的生活就能过的很滋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