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下地, 有利于大家一块干活。”

坐在角落里的小黑蛋母亲闭上眼睛。

妇女是可以跟着下地干活, 节省出做家务的时间,可壮劳力们呢?

这么几l百个人的饭菜,光凭妇女根本做不出来,还有不少体力活,舂米、磨面、炒菜一用就是几l十个壮劳力,几l乎占用全村壮劳力的三分之一,最重要的是还得抽调人手去砍柴。

节约柴禾?

节约个屁!

以前她做一家五口的饭,麦秸秆、玉米秸秆、棉花柴、大豆秸秆往灶膛里塞一些,再不济加点玉米棒子芯,很快就做熟了饭,自己不做饭,女儿也能在自己干活的时候做好饭等自己和丈夫下工回来,而现在全是大锅大灶,软柴禾根本不够用,怎么办?

得用木柴。

家家户户辛苦捡来的树枝、挖来的灌木根晒干后用来烧火,烧完了就去砍树,大树砍树枝,小树连根砍,晒干晒透做柴禾,四面都成光秃秃的了,今年没有树荫乘凉,小黑蛋的娘就觉得比往年热很多。

这不就是私塾先生以前说过的竭泽而渔吗?

最重要的还是浪费粮食。

太浪费了,以前的地主老财也不敢这么吃。

公社干部却为小石子村的大队长鼓掌,“说得不错,说得好极了。”

小石子村大队长更骄傲了。

“我还得给你加一句。”公社干部道。

小石子村的干部就说:“您请说,我和大家都听着。”

“干部和群众天天在一个锅里吃饭,吃一样的饭,干一样的活,消灭了上下级的隔阂。”他说完,果然迎来更加热烈的掌声。

这话说得没错,大家吃一样的饭,就是一样的人了。

小石子村的大队长和其他村的大队长都表示受教。

“还得写标语,不能空白一片。”他问大队长要来大毛笔,大笔一挥,“吃饭不花钱,努力搞生产”一行十个大字跃然而上,这是侧面的一堵墙,而正面墙上则写着“公共食堂是个团结的大家庭”一行字。

虽然开过扫盲班,但不识字的村民仍占大多数。

不过,这是干部写的,大家都继续鼓掌。

公社干部志得意满,出来站在田垄上,随口问大队长:“小麦亩产多少斤?”

“最多二百斤。”根据今春干旱缺水的情况,大队长估出一个八九不离十的数字。

不料,大队长大摇其头,“不够,不够,亩产二百斤怎么能跟得上发展?我们要大刀阔斧地干,和大力投入的工业发展齐头并进,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农民为了国家建设尽心尽力,绝不拖后腿。所以,我看你们这块地的亩产量至少有五百斤。”

大队长瞬间张大嘴:“不是,这风调雨顺的时候也没有亩产五百斤啊!”

去掉种子,也就落个二三百斤。

他们村的土地不算贫瘠,方圆百十里,产量就数他们村的最高了。

一直以来,他常常